【大公報訊】中銀香港(02388)首席經濟學家鄂志寰於《中銀經濟月刊》中撰文指出,「一帶一路」將加強區內交通、電力及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而隨着基建增加,預計未來十年中國與絲路沿線國家的貿易額年均增長將超過10%,雙邊貿易額將增至近3萬億美元,佔中國外貿總額的比重將提升至三分之一。
鄂志寰表示,「一帶一路」倡議突破了傳統以貿易和投資便利化為主題的區域合作方式,通過為沿線國家提供公共產品帶動經濟增長。為滿足相關融資需求,中國已牽頭成立亞投行等主要資金平台,為沿線建設注入流動性。目前亞投行已為9個項目提供共17億美元的貸款,絲路基金的投資額亦達40億美元,料將有更多區域性金融機構加入「一帶一路」資金平台。
不過,有見沿線地區的基建投資不斷增加,資金缺口將持續擴大,除了亞投行和絲路基金等多邊機構提供資金以外,仍需進一步拓寬金融合作。鄂志寰建議,鼓勵金融機構為現有涉及「一帶一路」的金融產品體系提供新的幣種選擇,利用PPP模式、銀團貸款、發行基建債券等多方式,創新投融資模式,打造綜合金融服務平台,同時建立多層次的資本市場。
鄂志寰預期,「一帶一路」龐大的資金需求,將增加人民幣的使用,並推動沿線金融市場的發展。她表示,今年首季中國對外投資額達205.4億美元,其中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新增非金融類直接投資29.5億美元,佔比約14.4%。在人幣加入SDR貨幣籃子後,作為「一帶一路」區域關鍵貨幣將發揮更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