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需求降上月外貿增速放緩

時間:2017-05-09 03:16:20來源:大公網

    下一篇:

  上月中國進出口增速較三月回落並遜於預期。中國海關總署昨日公布數據顯示,以美元計價,上月進口、出口同比分別增11.9%和8%,市場預期為20.3%和16.4%。分析認為,商品價格指數回落及中國金融監管趨嚴等因素影響進口增速;而美國經濟的季節性調整則導致出口走弱。綜合判斷,在歐美經濟復甦或趨穩的情況下,中國貿易所面臨的外部不確定性有所減少,出口將延續平穩之勢;而內需穩中偏弱,隨着基數抬升,未來進口增速或進一步下滑。\大公記者倪巍晨上海報道

  若以人民幣計價,上月進口、出口增速分別錄18.6%、14.3%,低於三月的26.3%和22.3%增速,亦不及市場估計升29.3%和16.8%的預期。九州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認為,一方面在於美國經濟的季節性調整導致出口的走弱,另一方面在於中國加大監管力度影響實體經濟、大宗商品價格走弱等,後者導致進口大幅低於預期。

  對歐美日進出口增

  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姜超表示,上月商品價格對進口金額貢獻較三月減弱,而生產擴張放緩,製造業景氣回落,進口同比增速出現下降。中金公司分析師劉鎏提醒,中國進口增速已連續兩個月放緩,特別是出口增長動能的回落更為顯著,這或反映內需有所放緩。

  今年前四月,按美元計價,中國進出口同比增13.6%;其中進口、出口分別漲20.8%和8.1%。按人民幣計價,前四月累計進出口同比增20.3%;其中進口、出口分別漲27.8%、14.7%。前四個月內,歐盟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美國、東盟分別位居二、三位。

  海關總署指,前四月進出口主要特點,包括:一般貿易進出口增長,比重提升;對歐美日東盟等市場進出口增長;民營企業進出口佔比提升;機電產品、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仍為出口主力;鐵礦砂、原油和天然氣等大宗商品進口量價齊升等。

  先行指標方面,上月中國外貿出口先導指數環比回升0.5,至40.7。此外,同期中國出口經理人指數、新增出口訂單指數、企業綜合成本指數均出現上漲。受訪專家預期,未來中國出口將延續平穩之勢。

  劉鎏直言,上月美國失業率進一步走低,歐元區經濟則有望持續穩步復甦,且隨着法國大選的落幕,中國貿易所面臨的外部不確定性有所減少,後期歐美經濟復甦或趨穩健,預計未來中國出口增速將延續平穩勢頭,但大宗商品價格的走弱或拖累進口增速。

  進口增速中樞或下移

  興業銀行兼華福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綜合周期、貿易風險,及基數效應判斷,未來中國出口將延續溫和下行走勢。而當前企業補庫存已從「主動」轉為「被動」,未來進口數量增長動能不足,加之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動能的減弱,後期中國進口增速中樞將會下移。

  交銀金研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學智則認為,雖然影響全球貿易增長的不確定因素仍將存在,但外需回暖亦會延續。他並預計,今年中國出口將保持增勢,且增速高於去年。進口方面,未來大宗商品價格對進口增速的抬升作用將逐步減弱,加之下半年中國經濟回暖勢頭可能出現的減弱,企業補庫存周期料近尾聲,綜合基數因素,未來中國進口增速或降至個位數。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