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分析指,內地着力金融去槓桿,加強信貸監管,拖累股市、債市、商品\中新社
美國利率正常化提速,迫使全球加快收水,其中中國金融去槓桿、加強信貸監管力度尤其猛烈,矛頭直指影子銀行與理財產品業務,市場資金抽緊與拆借利率上揚,內地商品期貨在一個月內兩度大範圍跌停,這是一個重要警告,國際商品又再冧市,環球經濟與金融市場面臨新震盪。
金針集
商品指數創出一年新低
今年紐約油價由升轉跌一成四,而銅價年內升幅幾乎一筆勾銷,至於鎳價與鉛價更倒跌百分之七至八,在在顯示大宗商品價格反彈已告終,商品價格指數(CRY)今年急挫百分之七,跌至一年新低位,重現新跌浪的可能性不低。
商品價格反彈如此短命,相信有下列三大因由。(一)全球逐步收水。即使今年首季美國經濟只有百分之零點七增長,為三年最慢,但聯儲局卻對經濟前景異常樂觀,暗示不會改變利率正常化進程,勢必迫使全球加快收水,防範利率持續上升引發不可預計的金融風險。
內地商品期貨兩度跌停
中國人行已調高市場操作利率,變相加息,而旗下資產負債表規模連續兩個月下降,累計減少逾萬元,「縮表」行動比美國更早。同時,親歐的馬克龍勝出法國大選,歐央行可能進一步減少買債,而日央行表明十年國債息控制在零水平的政策面臨變化,全球同步收水產生震盪非同小可,加速商品重現大冧市。
(二)中國着力金融去槓桿,加強信貸監管,拖累股市、債市、商品。當局矛頭直指影子銀行與理財產品,令市場資金抽緊與拆借利率上升,觸發A股急跌至去年十月的低位,四月中以來市值蒸發了四千五百億美元,而且估計有二百一十億美元發債計劃被迫擱置。更重要的是,內地商品期貨市場在過去一個月已兩度出現大範圍的跌停,包括鐵礦石、螺紋鋼、橡膠與甲醇等。
油價插水預示經濟不妙
(三)環球經濟似好還憂,大宗商品需求不足,反彈難以持久。國際貨幣基金只是輕微上調今年全球經濟增測零點一個百分點至百分之三點五而已,主要是美國利率與貿易政策不明朗,繼續威脅全球經濟。
上月中國出口與入口增幅顯著放緩,其中以美元計價的出口,從三月的百分之十六點四增幅,放慢至四月的百分之八,而入口則從三月的百分之二十點三增幅,減速至四月的百分之十一點九,外在需求持續性備受市場關注。
國際油價回落至四十六美元水平,石油輸出國八年來減產推動油價升幅已一筆勾銷,油價反彈依賴供給減少,並非由需求帶動,這情況亦出現在其他大宗商品之上,當前商品再度冧市,預示環球經濟不妙。
事實上,具經濟前瞻作用的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近月從高位急回逾兩成,也是環球經濟不對勁的一項表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