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今年慕尼黑國際車展,比亞迪新能源智能汽車產品備受注目。\新華社
荷蘭政府對美國打壓中國技術的出口管制政策亦步亦趨,阿斯麥其實是一個受害者。另一家總部位於荷蘭的知名企業安世半導體,如今也面臨傷害,它是中國上市公司聞泰科技100%控股的企業。從根本上講,安世半導體的遭遇,也正因為它的母公司是一家中國企業。
2025年9月29日,美國商務部發布新一輪出口管制「穿透性規則」,對被列入美「實體清單」的中國企業持股超過50%的子公司追加同等出口管制制裁,安世半導體首當其衝。荷蘭政府竟然依據1952年《物資供應法》,凍結安世半導體全球30個主體的資產、知識產權、業務及人員調整權限,而且法院未經庭審,就暫停中國籍的聞泰科技創始人張學政在安世半導體的CEO職務,將聞泰科技所持安世半導體99%股權強制託管給第三方。
荷蘭總部決定在中國無法律效力
美國所謂「穿透性規則」,嚴重衝擊國際經貿秩序,嚴重破壞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荷方追隨美方,泛化「國家安全」概念,以行政手段直接插手企業內部事務,不僅違反契約精神與市場原則,也嚴重損害了荷蘭營商環境,按中國商務部的說法可謂「害人害己」。
中國企業沒有屈服。聞泰科技發布公告,強烈譴責荷蘭方面「以合規之名,行奪權之實」,並發起反擊。一是就荷蘭政府的行政令提起行政復議和訴訟;二是針對「中國投資者在荷蘭進行投資遭到的不公平待遇」,要求進行國際仲裁;三是安世中國發布公開信,強調安世國內公司是運營扎根中國、戰略放眼全球的中國企業,必須遵守中國法律、合法合規運營。
針對安世半導體荷蘭總部單方面免去全球銷售與市場副總裁張秋明職務的決定,安世中國發布最新聲明,明確表示「荷蘭總部相關決定在中國境內不具備法律效力」,張秋明職務身份保持不變,其職權範圍內的行為代表安世中國。此前,安世中國還駁斥了荷蘭安世半導體關於中國工廠芯片質量的質疑,強調所有在華生產並交付的產品均符合安世一貫的技術標準、生產工藝與品質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