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證監緊盯押股貸款

時間:2017-05-05 03:15:32來源:大公網

  【大公報訊】證監會中介機構部執行董事梁鳳儀於昨日出席香港證券及投資學會的卓越領袖系列時表示,市場參與者所從事的活動亦正在演變,本港現時的資產管理公司的數目比經紀行還要多。當中雖然樂見中介機構賺取利潤,但在追蹤資金流向時,證監會不難發現最賺錢的勾當往往涉及最嚴重的失當行為,譬如在承配股票時莊家「圍飛」、操控價格或提供不切實際的資產估值等違規行為發生在細價股的市場。

  梁鳳儀指出,保證金經紀行的貸款手法涉及高風險,有需要加以改善。她舉例說,近期有一隻被大量質押的股票的價格急挫,證監會估計,這隻股票有總市值超過四分一的股份被質押予約20家保證金經紀行。在若干情況中,以這單一股票作為抵押品而借予該名大股東的款項,已佔相關經紀行約20%至40%的總保證金貸款。即使當日沽出的股份總數在該上市公司已發行的股份中只佔很小的比重,這隻股票的股價仍暴跌超過80%。這意味着,保證金經紀行在強行平倉時要承受很大的股價折讓,或者即使想斬倉亦不得要領,因為股份其後被暫停買賣。

  關注持牌法團放售

  另外,梁鳳儀表示,香港近年持牌法團數目快速增長,公司申請數目在去年增加超過50%,截至3月底的財政年度,持牌法團的數目已幾乎接近2500家。不過,近日市場上有一種現象令監管機構感到不安。一些業務規模小及不活躍的公司以數百萬元的代價在市場放售。這些安排還包括以每月數萬元的薪金聘請兩名純粹在名義上擔任負責人而無需到辦公室上班的人士。她說,控制該公司的非持牌人或許以為,他們可以管理公司而毋須為其行為承擔任何後果。不過,她指出,任何參與管理持牌法團的人士都必須為其違規行為承擔法律責任,而證監會可行使其紀律處分權力懲處他們。若法團和受僱負責人員並非真正經營受規管活動的業務,證監會可以撤銷他們的牌照。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