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理大3D打印模擬心臟手術

時間:2017-04-20 03:15:43來源:大公網

  圖:理大與伊院合力研發全亞洲首個心臟導管主動脈瓣植入術模擬培訓系統/大公報記者黃洋港攝

  香港理工大學與伊利沙伯醫院合作,利用3D打印技術,製成全亞洲首個導管主動脈瓣植入術(TAVI)模擬系統,目標為全港初級心臟科醫生,在真正進行微創換心瓣的手術前,提供模擬操作培訓,降低手術風險。該3D打印技術還可為個別複雜手術個案,度身製作模擬心瓣,醫生可於術前模擬操作,提高手術成功率。/大公報記者 孫凌奕

  理大的三維打印技術中心實驗室昨日正式成立,這是本港設備種類及數量最多的三維打印研究中心。理大校董會主席陳子政和醫院管理局主席梁智仁主持開幕典禮。

  仿真度極高 造價30萬

  該實驗室面積620平方米,斥資4500萬元,配備50多台不同功能、可打印不同物料的三維打印機,用於教學、研究開發新結構以及新裝置、與各行各業合作開發創新產品,以及一些個性化設計,希望在為師生提供創新和富啟發性的環境的同時,可加強與業界合作。理大就與伊利沙伯醫院合作,利用3D打印製成全亞洲首個導管主動脈瓣植入術(TAVI)模擬系統。

  心臟主動脈狹窄是長者常見的心臟疾病,過往需進行開胸手術救治,現時可透過TAVI微創技術植入心瓣。

  伊院結構性心臟病團隊顧問醫生李耿淵指出,以該院為例,每年有近百名長者需進行該手術,但因手術複雜,只有六名心臟科醫生可獨立完成TAVI手術,因此要輪候三至四個月。而進行該手術的心臟科醫生,事前必須以「師徒制」跟資深醫生學習,初級醫生需由資深醫生協助下做五宗手術,再獨立處理五宗後,才能取得TAVI手術資格。主動脈瓣植入術(TAVI)模擬系統仿真度極高,動脈以一比一的聚胺酯製成,造價約30萬元,耗時半年,於今年一月製成後放置於伊利沙伯醫院,用以培訓心臟科醫生及護士。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