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言語治療師求才若渴

時間:2017-04-15 03:15:23來源:大公網

  圖:香港耀能協會自2000年引入言語治療服務,為患者治療吞嚥困難。(左起)職業治療師郭瑩碧、強仔(化名)、耀能協會言語治療師蘇家穎及協會成人服務總主任許文娟 大公報記者張月琪攝

  【大公報訊】記者張月琪報道:「食得是福」正常人用十分鐘吃完一碟飯,但有吞嚥困難的人則需花上45分鐘,並要接受訓練及治療,以改善口肌及吞嚥能力。香港耀能協會自2000年引入言語治療服務,為患者治療吞嚥困難,現時有五位治療師。不過,治療師須輪流到18間中心提供服務,即每所中心平均每周僅得一天有治療師進駐。

  「進食」是生活及社交一部分,今年39歲的協會服務使用者強仔(化名),被診斷大腦麻痹,自小已有口肌功能障礙,但仍能進食正餐食物。不過,2011年醫生診斷他患上肺炎,其體能和吞嚥機能轉差,進食時出現嗆喉情況,並只能食體積僅一厘米大食物和飲用稀流質。

  強仔日常返教會,並會與朋友分享零食,由於一般餐廳未能提供糊狀食物,病後他無法再吃心愛的薯片,亦減少社交活動,令他情緒一度低落。其後協會開始為他提供吞嚥治療,包括深層嚥喉刺激液,以沾有檸檬酸的棒刺激喉嚨,令服務使用者練習吞嚥。短短半年,強仔情況變得穩定,更進步至可以進食如骰子大小的兩厘米餐。

  盼政府增撥資源

  耀能協會現時為約1100名成人提供康復服務,協會成人服務總主任許文娟指,當中有近一半需要言語治療師服務,涉及吞嚥障礙、進食困難以及其他言語問題。有見需求,協會自2000年起累積投放近2000萬元提供言語治療服務,現時機構聘有五位言語治療師,每年成本約250萬元。

  協會建議,嚴重殘疾人士中心設一位常駐言語治療師,中度情況則可一位治療師負責跟進兩間中心,惟現時由於資源所限,情況仍未如理想,以耀能為例,仍欠五位言語治療師,即一半人手,盼政府增撥資源。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