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雄安新區的歷史使命\張敬偉

時間:2017-04-05 03:15:33來源:大公網

  中國又一個新區誕生了。

  中共中央、國務院四月一日印發通知,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一項重大的歷史性戰略選擇,是繼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之後又一具有全國意義的新區,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

  雄安新區定位極高,看雄安新區不能有功利思維。如炒房客蜂擁而至進行炒房——事實上也不可能了,當地房地產市場被凍結;亦不可有牢騷和質疑,如為何是雄安而不是其他地方。看雄安新區,也不要望文生義,自以為是解讀。看雄安新區,要有前瞻思維和戰略眼光。

  改革路上的新示範區

  從中國改革開放的全局看,中國改革進入了深水區甚至是無人區。中國改革的1.0版——依託經濟特區為改革試驗田的改革設計是成功的。作為經濟改革的開放窗口,深圳的成功世人皆知。一個小漁村,成為和京滬廣並列的四大一線城市,深圳改革先行者的使命完成得漂亮。更要者,深圳使「時間就是金錢」的改革效率,變成了中國社會的基礎意識形態,徹底改變了中國人的思維,也使中國社會透過深圳這個開放窗口,看到了外面的精彩世界,給中國社會提供了改革加速度的範本,使中國走上了加速發展的快車道。

  一九九○年代,浦東新區拉來了改革2.0版的壯麗畫卷。浦東新區的示範意義在於:一方面使中國經濟發展從珠三角的單核,擴展為珠三角和長三角雙核並進——這符合區域發展由點到面的改革設計;另一方面也啟動了上海作為中國經濟中心的功能,使滬深兩地成為前赴後繼的改革發動機。今天,滬深「雙城記」連袂使中國資本市場和全球對接。

  深圳在一張白紙上畫出了改革開放的美麗畫卷,浦東則實現了更完善的市場規劃和市場要素規範。深圳特區和浦東新區兩個逐步昇華版的改革典型,使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物貿國。在逆全球化思潮的今年,中國已經成為全球化的新旗手,新秩序的引領者以及新經濟周期的主導者。

  改革是永遠的進行時,雄安新區成為新改革的新示範區。

  從區域經濟發展的戰略布局看,京津冀應該是改革開放3.0版的接力者。但是,京津冀一體化規劃多年,進展不力。一方面,京津冀地區中,北京是首都——基於歷史和現實因素,形成了政治、經濟、文化等多中心的重疊。天津作為直轄市,發展得也不溫不火。河北——冀這一極,則發展滯後,甚至被輿論場和民間嘲弄為「被吸血」。當然,河北也承接了京、津地區一些落後的產能,從而成為霧霾淵藪。簡言之,京津冀沒有成為繼珠三角、長三角之後的第三大經濟發展引擎,反而變成了落後產能尾大不掉、資源消耗難以為繼、人口交通壓力難以承受、城市病大規模爆發而霧霾污染難以治理的區域。首善之地缺乏可持續發展的動力,生態文明建設成為當務之急。

  外雄內安的雙重氣質

  從全球化的戰略發展言。逆全球化思潮瀰漫西方發達世界,中國必須擔負起新型全球化的責任來。從新秩序的構建到新市場的引領,再到人民幣的國際化,中國已經被全球寄予厚望。隨着全球市場從後危機時代過渡到新經濟周期,中國模式能否為全球所認可,不是靠中國強大的硬實力,而是軟硬實力齊頭並進。

  就此而言,雄安新區擔負着比深圳特區和浦東新區更重要的使命。雄安新區應該成為新經濟周期中國模式的象徵,蘊含着外雄內安的雙重氣質,以便讓天下歸心。

  就「內安」而言,雄安新區重點在於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重要職責,為北京減負,此外就是為「冀」彌補短板,更重要的是盤活京津冀,真正實現區域一體化。這是充滿長遠戰略的棋局,不在於謀一時之發展,而在於籌長遠之福祉。所以,雄安決然不是資本的狂歡,更不是所謂的首都副中心,而是成為有新發展理念引領的現代新型城區,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新模式,培育創新驅動發展新引擎,新發展理念的創新發展示範區。所謂「千年大計、國家大事」是也。

  就「外雄」而言,中國不是以硬實力逼人、欺人,也不是小富即安,而是通過軟硬實力的彰顯,向世界展現中國的雄心氣魄和負責任大國形象。中國為全球經濟貢獻百分之三十的經濟引擎作用已經為全球認可;人民幣國際化、「一帶一路」戰略、新興全球化宣言、亞投行等,中國也被世界賦予全球經濟新主導者的責任。當下,中國正在深化供給側改革,通過優化體制經濟結構來實現可持續發展。生態文明是中國的短板,建構新型城市化也是中國的現實難題。雄安新區,正是向世界展示中國可以建成典範全球、內外兼修中國新模式的標本。

  察哈爾學會高級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