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抗戰歲月 香港慰安婦篇/消逝的慰安婦血淚史 亟待搶救

時間:2025-08-13 05:01:32來源:大公报

  上圖:數個慰安婦銅像曾被放在中環的行人天橋上。下圖:前高級警司何明新搜集香港慰安婦的歷史資料,向大公報記者展示他經常翻閱的相關資料書籍。\大公報記者林良堅攝

  「香港也曾有慰安婦,她們向日本爭取道歉,但當年不獲港英政府支持,最後被迫放棄。」香港前高級警司何明新日前接受《大公報》專訪說道,他於上世紀70年代駐守灣仔,接觸過多位與香港慰安婦熟絡和經歷過那段慘痛日子的人,聽他們訴說觸目驚心的遭遇。

  相較於內地、韓國等地區,香港慰安婦的情況缺乏研究、史料亦更為難尋。今年是抗戰勝利80周年,現又臨近8·14國際慰安婦紀念日,大公報記者翻閱相關書籍與報道,並訪問有關人士,希望年輕一代銘記抗戰歷史、珍惜和平建設未來。\大公報記者江凌風(文)、林良堅(圖)

  1941年12月8日,日軍攻佔香港,港英政府僅抵抗18天便投降。香港自此淪陷於日軍的鐵蹄之下,他們以「軍紀整肅」為名,系統性建立「慰安制度」。

  何明新在駐守跑馬地警署時,偶然得到一本養和醫院創辦人兼首任院長李樹芬的《香港外科醫生》回憶錄。據其記述,戰前港英政府副醫務總監華倫天醫生穿針引線,日本陸軍總醫官江口上校赴養和醫院會晤李樹芬,商討在香港籌設日軍「慰安區」的問題。江口對李樹芬表示:「我需要500名女子(娼妓),請教應該怎樣着手去尋求?」

  索要500娼妓 四出姦淫擄掠

  日軍公開索要500名娼妓,但實際上被禍害的婦女遠超500人,我們仍無法統計那些被他們強搶姦殺、直接脅迫致死的平民百姓。當時,灣仔駱克道一帶圈了長達800米的一大塊地段設為日軍「慰安區」,日軍聯同黑社會強行驅逐居住此地的百餘戶居民。

  《戰時日軍在香港暴行》一書記錄:「醉了酒的日兵,到夜半就四出尋女人。他們到處敲門,門板被敲打得震天響,日兵又在門外異樣地怪叫着。婦女們躲在各處,日兵的電筒到處射,發現了立刻被拖出去侮辱。有幾個婦女說,她們不怕炸彈和機關槍,最怕是日兵的電筒和使人膽寒的敲門聲。」為自保,婦女剃髮着上男裝,臉上用墨或泥塗污躲避日軍。當時養和醫院收容了不少十餘歲至60歲左右的受害者,有些懷孕、有些流產,也有分娩的。

  「『慰安婦』就是一套說辭,掩飾了日軍當時的逼迫手段,根本就是『性奴隸』。人們無法統計日佔時期香港具體有多少女性被強姦、被捉走。她們好像軍備物資一樣,被運來運去,即使僥倖存活,亦客死他鄉。」何明新說道。

  廣設「慰安所」 不同名目掩飾

  他解釋,日佔時期香港的「慰安所」,也被稱為「皇軍招待所」、「行樂所」、「日支館」、「軍之友社」、「千歲館」、「軍人俱樂部」或「舞妓館」。當時,本身是妓女的女性,被迫服務日軍,也有大批從中國內地運來的「慰安婦」。這些所謂「慰安所」的經營方式有四種,第一種是由日軍直接控制的;第二種是「外判」給韓國或台灣商人管理的;第三種則由黑社會或地下組織經營,實則亦是日軍在幕後操作;第四種是原本就存在的妓院,日軍承包下來繼續經營,強迫妓女提供服務。最初日本並不承認「慰安婦」、「慰安所」,企圖將問題歸咎於「私人經營」或「合法娼妓」的存在。

  何明新說,他18歲時多在筲箕灣、灣仔工作,出入酒吧查牌時,無意中認識兩位「慰安婦」,她們本身從事性服務業,但她們表示,「自己都沒料到會被迫做這個……當時很多同伴被殺,被斬頭、被刺刀刺死,日軍很殘暴……」「能活下來就很好了。」何明新說,40年前社會保守,「我當時也不好多問,她們可能也不想多講。」

  婦女遭戰敗日軍挾走 有去無回

  何明新當水警時,聽當年的老船員說過,日軍戰後匆忙撤離,把慰安婦們捉上船,聲稱運回內地。「冇可能運得返!船未開到蒲台島就死了!想救都救唔到。」

  何明新介紹,相較其他地區,香港仔沒有遭受日軍大規模施暴,盟軍轟炸香港,眾日本高官和法國傳教士逃往此地避難。他認識一位薄扶林村民,對方生前憶述:「日佔時期,他們招募工人做炮艇,五元軍票一天,薄扶林村好多人來做。當時這裏是碼頭,被日軍改名為『南了船塢』。」

  蒲窩曾是舊香港仔警署,被日軍佔用作寫字樓;香港仔工業學校被佔領為水上飛機基地,附近設有船廠,方便高級軍官逃跑。「香港仔環山邊一帶,尤其是香港仔工業學校的山邊,當時坐落一排舊屋,街坊們說那邊都是『慰安所』,經常看見日軍出入,大部分『慰安婦』可能還是從廣州運過來的。」何明新表示,港英政府出於局勢考慮,「捂民眾的嘴」,封存罪證,時間推移,親歷者逝去,海洋被填為陸地,舊屋清拆,建成高樓大廈……所幸現在有部分文件得以公開,重見天日。

  採訪當天下着雨,何明新帶領記者一行人從香港仔中心漫步至蒲窩青少年中心,即使撐傘,四面八方飄來的雨水亦打濕衣褲。三年零八個月,不僅是香港歷史中的一場持久暴雨,更是那些「慰安婦」窮極一生都無法放下的痛楚。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