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林鄭月娥面臨三道作業題/蔡恩澤

時間:2017-03-28 03:15:54來源:大公網

  3月26日,林鄭月娥以777票當選。誠如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發言人當日發表談話所指出的,林鄭月娥符合中央政府關於行政長官必須愛國愛港、中央信任、有管治能力及港人擁護的標準。從佔66.8%的得票率來看,林鄭月娥高票當選新一任行政長官也是港人主流民意的體現。

  此時此刻,林鄭月娥如紫荊花般綻放,但她面臨着三道作業題,亟待求解。

修補撕裂解鬱結

  林鄭月娥在發表當選感言時表示,當選後首要工作就是去修補撕裂和解開鬱結,團結大家向前。這也是林鄭月娥當選後面臨的第一道作業題。這幾年香港夠亂的了,街頭政治愈演愈烈,市民、學生動輒上街遊行示威、集會,弄得人心惶惶,社會秩序也不安定。街頭政治的常態化撕裂了社會,造成社會兩極嚴重對立,不僅削弱了香港的民主根基,也帶來了社會思想的錯亂,在摧毀着香港。可人們卻已經習慣這些舉動,但這實實在在是個病態。香港要有前途,港人必須團結,一盤散沙只會使香港倒退。香港的亂局不能再繼續了,正像李嘉誠所說的,香港需要一個有公信力、有能力、又願意為社會盡心盡力的人,來帶領大家走出困局。而剛剛當選的林鄭月娥,就是這樣的人。林鄭月娥上任後,必須極盡全力收攏人心,特別是要疏導香港青年的激進言論,克服內耗,將730萬港人團結在「一國兩制」的旗幟下,少一些空泛的演講,多一些實際的行動,集中精力建設美好香港。

發展經濟助民生

  林鄭月娥面臨的第二道作業題是聚力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近幾年來,香港經濟眼見越來越不行,各種指標——包括港人常常引以為豪的「自由經濟」競爭力在全球排名開始下跌,現時本地國民生產總值(GDP)已跌至佔全中國的2%左右。香港經濟不景氣的原因,客觀上是受全球經濟下行的拖累、內地珠三角經濟崛起的衝擊,當然更多的還是香港本土的問題。在全球都在重視並參與中國市場的時候,「去內地化」的動作無疑給香港經濟帶來了很多負面影響。林鄭月娥上任後,必須重新檢視香港的經濟政策,既尊重市場規律,又要加強行政干預,政府這隻「看不見的手」不能閒着。香港沒有實體經濟優勢,但可以憑藉全球金融中心地位和發達的服務業加強與內地經濟「聯手」。在中國越來越成為全球矚目的新興市場的情勢下,香港應抓住「近水樓台先得月」的地域優勢,加強香港經濟與內地的聯繫,力爭雙贏共榮,而一味「去內地化」只能讓香港經濟越來越孤獨。

遏制「港獨」彰法治

  林鄭月娥還要對「港獨」決不遷就,勿使「港獨」蔓延,這是她面臨的第三道作業題,也是比較棘手的一道作業題。香港的執政者或許已經陷入「投鼠忌器」的思維邏輯。一隻老鼠在瓷器店裏亂竄,店主卻束手無策,生怕追捕老鼠毀壞瓷器。「港獨」勢力就是香港這個瓷器店裏的大老鼠,在禍害香港,社會卻不敢作為,生怕背上壓制民主的罵名,毀壞資本主義的「綱常」。「港獨」勢力如此肆無忌憚地赤膊上陣,與香港社會對「港獨」的「綏靖政策」不無關係,社會對「港獨」一再忍讓,生怕辱沒了政府的「民主」名聲。「佔中」以來,鮮有「港獨」分子被繩之以法就是一個明證。「港獨」勢力得寸進尺,公然挑釁《基本法》維護國家統一的核心精髓,這是絕對不能容忍的。林鄭月娥必須旗幟鮮明地向「港獨」勢力「喊話」,停止一切企圖分裂祖國的活動。同時運用行政資源,喚起民眾與「港獨」勢力作鬥爭,遏制「港獨」勢力,使其成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林鄭月娥36年的公務員生涯,積澱了豐富的執政經驗。林鄭月娥曾說過,「香港人很優秀,香港底子也很好,只要認準方向,團結一致,我們一定可以再創輝煌。」相信林鄭月娥一定會不負眾望,帶領特區政府,廣泛團結香港社會各界人士,全面準確貫徹落實「一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聚力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促進社會穩定和諧,努力開創新局面,向中央和香港民眾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財經媒體專欄作家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