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招商資本:6.5%GDP增速更利經濟

時間:2017-03-14 03:16:35來源:大公網

  圖:招商局資本董事長李引泉認為,內地對金融產品和對工業及農業的投資需要取得平衡 大公報攝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將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目標定為6.5%左右,較去年全年增速6.7%略為放慢,也與去年初預期的6.5%-7%的目標區間有所調整。全國人大代表、招商局資本董事長李引泉表示,調低增速令國家經濟發展更為穩健,並指出雖然GDP增速較去年慢,但今年增量仍較去年高。此外,他指出,現時金融產品投資過多,出現泡沫現象,認為監管機構需要改善監管手法。

  大公報記者王嘉傑北京報道

  李引泉表示,內地放慢經濟及貨幣增速是合適的,但目前內地對金融產品,包括基金、保險及理財產品的投資過高,而投資工業及農業卻有不足,認為兩者之間要取得平衡。他建議,政府可向實體收取較低的稅項,以保持實體經濟的發展。

  倡金融銀行分業發展

  早前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表示,現時一些網上支付的工具動機不純,需要規管。李引泉表示,監管機構需要改善監管手法,以應對金融科技(Fintech)的發展,修改不清楚的交易規則。

  此外,李引泉指出,現時內地銀行發展多元業務,當中除了存款及借貸外,亦發展保險、投資、證券等業務,認為有關做法不適合現時的中國發展。

  他進一步指出,雖然發達國家的銀行都是混合經營,不過發達國家由於金融分業,到發展出銀行混合經營經歷了很長的時間,相關法律和銀行自律較內地成熟,因此建議內地的金融業最好還是與銀行分業發展。

  問及將「三會」合一,成為一個「超級監管機構」去處理現時金融發展的看法時,他認為,最重要還是處理手法的改變,現時各監管機構仍能互相協調,因此合和不合都不是問題。

  去年國家減稅超過5000億元人民幣,但仍有不少企業表示感受不大。李引泉認為,國家在降稅上做得不錯,但企業仍然覺得經營困難,可能涉及國際需求減少,工資及土地成本上漲的影響。

  人幣日波幅或再擴

  另外,國家今年持續去產能,問及目前處理「殭屍企業」的情況。李引泉認為,以國企去消化「殭屍國企」的做法是可行的,但需要將有關「殭屍企業」重組,以改善其經營情況。

  至於整體今年國際環境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李引泉對此表示樂觀,認為現存的國際不明朗因素對中國長遠發展影響不大。

  他還指,人民幣會相對穩定,但會有輕微的貶值,國家可能會進一步擴闊人民幣每日波動範圍。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