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教局監管非本地課程機構不力

時間:2017-03-10 03:15:42來源:大公網

  【大公報訊】記者張月琪報道:早前有傳媒報道國力書院涉嫌偽造文件,令學員提早取得學術資格,申訴專員公署主動調查教育局對非本地課程機構的監管,直指教育局現行監管三大不足,包括在防止造假上有不足,而且沒有定期視察,執法被動。教育局承認,監管方面有優化空間,準備今年第三季開始定期視察,視察對象包括被投訴最多的課程主辦者。

  在本港開辦由非本地機構所頒發的高等學術資格或專業資格的課程,課程負責人須向教育局轄下「非本地高等及專業教育課程註冊處」申請註冊或豁免註冊。

  申請專員公署高級調查主任李妙娥稱,香港有1100多個非本地課程,加上早前國力書院事件被揭發,引起關注,故展開是次主動調查。而「註冊處」自2011年1月至2016年10月共收到87宗有關非本地課程的投訴,有52宗涉不滿考試安排等,以調解方式處理;發出兩封警告信,涉在廣告中作虛假陳述;作出四宗檢控;其他個案則毋須進一步跟進。

  申訴專員批未主動執法

  申訴專員劉燕卿直指教育局現行監管三大不足,包括不主動視察主辦者處所、不就主辦者造假行為制定監察程序,以及不要求已註冊的主辦者保留文件,以便查核。劉燕卿認為,教育局有權力但沒有主動執法,做法並不理想,建議制定機制突擊巡查;以及制訂明確具體的執法指引,包括讓職員知道,局方在什麼情況下,可引用法例撤銷違規非本地課程的註冊等。

  教育局回應,會參考公署的建議,檢視現行做法及作適當跟進。教育局計劃修訂周年申報表的表格範本,藉以規定主辦者提供更多資料,以助教育局審查有關課程的運作;以及計劃今年第三季開始定期視察,視察對象包括被投訴最多的課程主辦者,以及周年申報表內顯示有違規情況的機構。

  另外,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要求教育局盡快公布有關國力書院事件的調查報告,嚴厲打擊濫發學位和造假的不法行為。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