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金針集/創科成港經濟新希望

時間:2017-02-17 03:15:42來源:大公網

  圖:本港今個財政年度預期盈餘數額可能遠比預期為多,當局將有更多資源用於發展創新科技。圖為香港科學園

  文|大衛

  美國傳統基金會再選出本港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不但本港堅持自由原則得到肯定,也突顯這是經濟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石,令本港維持良好的營商環境,對於推動創新科技發展有事半功倍之效。

  最自由經濟體有利創科發展

  在反全球化思潮之下,本港連續二十三年獲得美國傳統基金會評為全球自由經濟體,總分為八十九點八,較去年高出一點二分,連續兩年下跌後首度回升,且與排名第二的新加坡差距進一步拉闊,突顯本港堅守自由市場、自由貿易原則,為經濟持續發展重要的基石,而逆主流、推行保護主義,如同自我孤立,自絕於外,只會是死路一條而已。

  今次全球最自由經濟體評選中,本港在財政健康評估因素獲得滿分,可見在穩健財政與豐厚盈餘支持下,具有能力抵禦外部衝擊與震盪,加上司法制度、廉潔風氣、監管制度與市場開放等方面的優勢,因而本港得以維持良好的營商環境,這對於促進投資與創業氛圍、推動創新科技發展有事半功倍之效。

  港成為國家級科技創新中心

  其實,當前全球經濟復甦之路崎嶇不平,而環球競爭環境愈趨激烈,本港需要居安思危,想方設法提升整體競爭力,尤其是今個財政年度預期盈餘數額可能遠比預期為多,當局將有更大資源用於投資未來、發展經濟,特別是創新科技將成為經濟主引擎,宜進一步加大拓展力度,多方面支援初創企業與中小企業升級轉型。

  儘管本港繼續保持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寶座,但近年在全球競爭力排名方面卻停滯不前,甚或出現倒退現象,落後於區內競爭對手如新加坡,特別在金融科技發展的比拼上,本港顯然取不到明顯優勢,本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必須急起直追,亡羊補牢。

  無可否認,隨着多項政策措施落實,本港創新科技發展開始初見成效,其中金融科技是重點項目之一,以打造本港成為訂立網絡安全、區塊鏈等金融科技標準的樞紐,去年底從事金融科技的初創企業已較一五年中急增逾六成至約百四間,而據一項調查顯示,過去兩年本港金融科技企業已吸引三點七億美元風險資金投資,反映本港金融科技在全速發展之中。

  提供稅務優惠提升創新氛圍

  同時,內地因素也為本港創科注入動力,中國積極推動本港建設成面向國際的國家級科技創新中心,科技部目前已在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等六所高校中建設十六個國家重點實驗室香港夥伴實驗室和六個國家工程技術中心香港分中心。

  不過,本港創新創業氛圍仍有待提升,遠遜一河之隔的深圳。據中大與浸大一項調查顯示,去年本港成年人口創業比例約百分之九,而深圳創業比例則高達百分之十六,當局宜積極考慮為創科活動提供稅務與財務優惠,以增加本港對國內外企業、科研企業與人才的吸引力,從而給予創新科技發展更大的支持。

  事實上,麻省理工學院和瑞典卡羅琳醫學院相繼落戶本港,加上世界級創投公司如紅杉資本牽頭成立科技創業平台,肯定了本港院校科研能力,特別是在科研應用方面有很大發展空間,創科將成為本港經濟新希望。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