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昨日開始兌現他於總統競選前提出減少對金融界規管的承諾,將會對金融海嘯後制定的《多德─弗蘭克法案》進行全面檢討,由於他在競選時曾猛烈批評這法案,並揚言當選後將會把它廢除,所以分析師現時憂慮法案一旦解除,其他地區或爭相仿效,另一場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將再度爆發。這個憂慮實屬合理,尤其是近期美股急升,但經濟增長卻未跟得上,股市泡沫已變得愈來愈大,爆破亦只是遲早問題。/大公報記者 李耀華
股市「起泡」易爆煲
過去四十年來,美國發生了多次大規模的股災,並拖累全球股市大跌。其中包括有1987年的華爾街股災、2001年的科網股股災、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都是在共和黨人擔任總統時所發生的。其實這並非偶然,原因是在共和黨管治下的美國,股市一般處於高位,而且監管亦比較寬鬆,這兩個因素,正是促成股災爆發的主要原因。
特朗普在競選時曾揚言,在當選後便會大幅減少對金融業界的規管,並會減稅和大興土木推動經濟增長,並承諾會使美國每年取得4%的增長。看來美國在他的管治下,將如歷屆共和黨總統般,使美國經濟和股市再度強大。惟事實上,目前特朗普管治下的美國,經過金融海嘯後,經濟生產力已大不如前,加上面對人口老化、中產衰落等因素所拖累,美國經濟要像特朗普所期望的取得每年4%增長,可謂十分困難。著名投資者巴菲特早前亦曾說過,美國經濟要每年增長2%已經不易,更何況是4%?即使特朗普如何努力,亦難以令美國經濟恢復到過去歷屆共和黨總統時般強勁。
特朗普惹火頭 局勢趨緊
沒有了經濟高速增長的支持,但卻對金融機構放鬆監管,股市將會不斷攀升,泡沫亦會愈來愈大,到最後將難逃「爆煲」的厄運。由於歷屆共和黨總統執政期內的美國經濟均有不俗的增長,因而可以把股災延至上任後數年才爆發,但特朗普所繼承的美國,經濟增長一直偏低,股災大有可能在他上任首年便會爆發。
與此同時,特朗普上任後四處點起火頭,先後指控中國、日本、德國等國家操控匯率,同時又威脅墨西哥支付在邊境建圍牆的費用,近日更被揭發與澳洲總理特恩布爾通電話時突然「收線」,再加上他禁止七個伊斯蘭國家人士入境美國,令全球地緣政局頓時緊張起來,危機亦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