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分析提醒,投資者今年要有心理準備,環球金融市場繼續面對接踵而來的衝擊波 法新社
特朗普新政成最大風險
踏入2017年以來,港股可說領跑全球,累積升幅超逾百分之六,表現優於歐美亞等主要市場,一洗去年頹風。去年全年恒指幾乎原地踏步,僅升百分之零點三九,大幅跑輸全球股市。
本月港股走勢脫穎而出,估計與下列三項因素有關:(一)中國經濟確認企穩,去年經濟增長達到百分之六點七的增長目標,上季經濟更呈現兩年以來首次季度增幅回升,而去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扭轉前年跌勢,錄得百分之八點五增長。中國經濟基本面保持穩定,在中資股反彈下,帶動港股上升。
全球貿易戰恐一觸即發
(二)特朗普唱空美元,認為強美元不利美國企業,美元兌主要貨幣應聲下跌。本月至今,美匯指數累跌了百分之二點七,一定程度減輕亞洲新興市場走資壓力,推動亞洲市場升上近四個月高位。
(三)人民幣貶值預期紓解。本月人民幣兌美元離岸價反彈百分之二,有助扭轉市場對人民幣持續貶值的心理預期,基金重新落行,吸納中資股。
不過,投資者對這輪環球股市上升背後蘊藏的外部風險不能掉以輕心,自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以來,美股升幅超逾一成,充分反映特朗普新政,再加上美股牛市已延續了八年時間,一旦特朗普政策實施、預期效果與市場出現較大落差,美股存在暴瀉風險,繼而拖冧全球股市,港股也不能幸免。
值得注視的,特朗普新政為全球政經帶來極大不確性,以美國優先的自利政策下,已宣布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以及重新就北美自貿協議展開商討,揭開了陸續推出貿易保護主義政策措施的序幕,這與全球化潮流相違背,況且由多邊貿易體制走向雙邊貿易體制的過程中,各方互不相讓、以本國利益為重下,雙邊貿易協議存在談不攏變數,由此全球貿易戰恐一觸即發。
事實上,墨西哥當局表明,在北美自由貿易協定重新商討中,如果對墨西哥不利,不排除退出該協定,而英國首相文翠珊也聲言與美國展開雙邊貿易談判,也會確保英國利益,換言之,要達成雙邊貿易協定有相當難度,無可避免對全球貿易以至世界經濟構成嚴重威脅。
美元匯價左右資金流向
除了特朗普震盪之外,今年還有英國啟動脫歐與歐洲多國大選,投資者要有心理準備,環球金融市場繼續面對接踵而來的衝擊波,尤其是注視近月轉弱的美元匯價,左右全球資金流向,不排除美元跌完又再升,對港股走勢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