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1月23日訊(記者 王嘉傑)隨着人民幣日益貶值,部分中國投資者視比特幣為對沖人民幣貶值的工具。有些投資者更利用比特幣繞過國內的資本管制以將資產挪移至國外,導致近期比特幣價格再度抽升。倫敦商學院財務執行研究專家David Pitt-Watson亦敦促交易員、投機者以至所有人在投資於這個波幅極大的貨幣前應慎重考慮。
比特幣曾在2013年年底升至1,216美元(港幣9,431)卻又在一年後回落至290美元(港幣2,249)的比特幣於今年1月4日更一度升至1,139.89美元(港幣8,840),是近3年來的高位。但是,中國人民銀行隨即發表聲明,促比特幣交易平台展開自查並進行相應的清理整頓。
David表示,購買比特幣是投機行為,因為它與房地產、養老金或大學教育不同,並沒有實際價值。儘管某些投資理論建議投資者盡可能分散投資,不要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內,但這個策略是有限制的。並表示不敢想像為未來儲蓄為是推薦任何人購買比特幣的原因,認為當人們意圖在比特幣升值時買入,並打算在它貶值前賣出,這只是一種如投注在賽馬上的賭博。
David又指出,比特幣具投資風險,因為大部分人對此貨幣缺乏認識,而且消費者和企業均甚少採用這個貨幣。他補充,投資者應謹慎處理這個沒有銀行及國家支持的貨幣。他稱,「你知道英格蘭銀行、公司股票或你的個人銀行帳戶背後有什麼支撐。相反,比特幣背後並沒有任何支撐,我亦不知道比特幣是如何制定其流通量,只知道它沒有政府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