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張華峰籲增創板公眾持股

時間:2017-01-23 03:15:36來源:大公網

  圖:張華峰建議證監會提高創業板上市規則的最低公眾人士持有數目,由現時的一百人增至二百至三百人

  近年創業板上市新股股價往往在首日大升後,又於短時間內大跌,令人感覺到「造市味」濃。有見及此,證監會及港交所(00388)已於上周五發出指引,要求新股保薦人及配售代理要營造一個公開市場。金融服務界立法會議員張華峰表示,證監會應提高創業板上市規則的最低公眾人士持有數目,由現時的100人增至200至300人,另外亦要求上市公司披露承配人的持股比例。

  大公報記者 王嘉傑

  張華峰表示,現時創業板上市的公司在配售時經常高度集中於少數人手上,導致股價容易出現大幅波動。雖然創業板上市條例有要求100名公眾持股,但常見的做法是可能有小部人持有公司大量的配售股份,其餘人每人可能只持有1至2手。為此,張華峰認為證監會應在配售結果中要求上市公司披露承配人的持股比例,以讓投資者能於公司上市前了解到該公司股份是否已高度集中。

  料可短時間作出修訂

  張華峰指出,增加承配人的數目,以及披露配股的比例無需經過諮詢作修改,相信能於短時間內作修訂並能保護投資者。

  就着去年完成上市架構改革諮詢文件,張華峰表示,由於證監會及港交所收到大量意見,需要時間審議,預料要到今年4月才會有總結。他指出,上市架構改革中提出增設LRC(上市監管委員會)有很多人反對,證監會必須要回應,至於聯交所下的上市組的薪酬亦不宜由證監會的人員評核。

  冀ETF納入互聯互通

  證監會將於今年對持牌法團實施「核心職能主管」措施,加強高級管理層的問責性,將更多的公司管理人員納入負責人員(ROs)的職能,以防公司只委任初級行政人員作為ROs,於公司「出事」後真正主理的管理層就能避免責任。張華峰表示認同有關做法,因作為ROs很多時都是聽命於上司,若公司出現問題,亦應當一同追究。現時業界反映中,中小企業對於新法都沒有意見,因人手少,管理層都屬於ROs。主要是大企業反應較大,認為會增加人手成本。

  另外,港交所於上星期公布了年度計劃,當中包括了現正與內地夥伴商討,研究將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加入到互聯互通計劃中。張華峰指出,亦希望港交所盡快將ETF,以及類似新加坡的富時A50指數期貨納入互聯互通中,因現時ETF市場在內地大量發展,有助港股的成交量。不過,他亦指出,在港推出A股指數期貨通可能與內地推行的「國際板」有競爭,故當局需要考慮,但自己會在今年的兩會中提出有關提案。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