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陳宏超認為,滬港通、深港通的實施,有助於內地投資者把握更多投資機會。圖為港交所去年12月5日舉行深港通開通儀式
在新近出版的專著《大牛征程》中,深圳菁英時代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宏超並不諱言他對中國經濟轉型的高度看好,並且認為這終將給中國股市帶來穩定有力的推動。「今天的中國正經歷着美國那段轉型期的陣痛,也在摸索着改革之策。有成功轉型的先例,有破釜沉舟的決心,中國也完全有能力再創輝煌。」陳宏超在書中如是說。/大公報記者蘇眉上海報道
他認為,從投資的角度看,國家實現崛起的過程中將存在許多投資機會。「目前,我國正處於產業升級與產業轉移的戰略轉型期,與美國在20世紀70年代陷入滯脹時期的轉型有相似之處。」
偏愛成長性良好股票
「轉型升級中國已經在進行,同時金融資產的流向也在發生深刻變化。」他說:「過去十幾年發展較快的產業多為資金密集型,比如基礎設施、房地產、重化工業等,但到了今天,這些產業發展步伐幾乎處於停滯狀態,金錢永不眠,資金必須要有新的流向。除了股權投資及資本市場,恐怕其他任何一個領域都不足以支撐這麼大的資金容量。」就具體的選股標準而言,他最理想的狀態是找到一個行業或者一個企業正處在一個快速的上升周期。
「我們挑選的成長股需要滿足以下幾個條件:一是行業符合大趨勢和政策導向;二是大行業、小公司、輕資產;三是可持續的競爭優勢;四是管理層的誠信和衝勁;五是擁有高安全邊際。評判成長股估值是否合理取決於對行業、公司持續成長能力的判斷。當然,這種估值的合理性與否也和市場整體估值有關。」
對於2017年,陳宏超比較看好消費、醫療、新興產業等行業,個股偏向中小市值、成長性良好的股票。同時,他認為滬港通、深港通的實施,有助於內地投資者把握更多投資機會。
港股估值低 有上升空間
2015年股市的大幅波動,暴露出目前A股的監管理念和制度框架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完善。「與A股市場相比,港股在監管理念和制度上更加成熟化、國際化,對投資者的保護性較強,這對我們價值成長投資是有利的。」
「從全球範圍來講,香港市場是比較低估的市場,有持續增量資金配置需求,我們預計其將來大方向是向上的。此外,很多香港上市公司其實都是內地的優質企業,之前我們在內地市場沒有好的機會去投資這些企業,深港通正好給了我們這個助推中國優秀實業的投資機會。」
從大類資產配置來看,2017年,他認為權益類資產配置的優勢明顯。比較目前內地乃至全球範圍內的大類資產,資金基本完成了一輪大類資產的輪動(股市、債市、樓市等)。「內地的樓市在經歷過去兩年的瘋狂上漲後,已處於高位,隨着政策打壓,投資需求受到抑制,而剛需購買力的不匹配導致樓市資產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是呈現資金流出的狀態;商品、債市在2016年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大幅上漲,也處在了較高的位置。A股市場在經歷了2015年、2016年的去槓桿、去估值階段,目前整體估值處於安全區域,我們認為是可以考慮配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