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施羅德投資:西方經濟體系或會再度面臨通脹

時間:2017-01-05 21:20:33來源:大公網

  大公網1月5日訊(記者李永青)施羅德投資分析師Ben Arnold表示,在「特朗普通脹效應」的推動下,西方經濟體系最終或會再度面臨通脹。雖然自金融危機以來,大部分西方經濟體系的通脹持續低企,但特朗普的選舉勝利已進一步刺激市場預期,令投資者相信物價壓力將會於今年及之後捲土重來。近年來,商品價格及薪酬下跌以及本地貨幣升值已導致各國通脹維持於記錄低位,而由於生活成本的持續下降,這受到西方家庭的歡迎。

  Ben Arnold表示,經過金融危機後持續多年的動盪,多個西方經濟體系目前正在穩定增長,為市場帶來溫和的通脹壓力。雖然仍存在爭議,但通脹亦有可能是受助於量化寬鬆計劃(央行增加貨幣供應)所帶來的幫助。部分觀點認為推行量化寬鬆時所堆積的通脹壓力今後仍將陸續顯現。與此同時,石油(廣泛應用於其他商品的生產及運輸)已由2016年2月的26美元低位回升至最近幾個月的50美元附近水平。

  相對於去年同期,各國最新的消費物價指數數據大致反映了這一點,顯示許多國家已擺脫通縮並回升至接近2%的目標水平。

  施羅德的研究有充分證據證明股市具有長線投資的價值。當利率低於通脹時,儲戶很難保持資金的實際價值。由於企業可將上升的成本轉移至顧客,股市通常與通脹存在正相關性。部分基金經理認為通脹將帶來實質機會。當然,投資者需要注意的是長期而言,股市的波動性將會趨於正常水平。即使經歷過科網股泡沫及金融危機,股市回報仍遠優於現金儲蓄。

  債券的作用也值得考慮。投資者通常持有一系列不同的資產以分散風險,並期望當其中一種資產表現落後時,另一種資產的升幅能夠彌補損失。高通脹通常對債券不利。隨着物價上升,債券持有人所得收益的購買力會降低,而這也會影響債券的價值。更糟糕的是,高通脹通常會促使央行上調利率,從而導致新發行債券的利息上升。當新債券的利率為5%時,舊債券的3%票息便不具吸引力。同樣,這也會影響債券價格。

  部分政府及企業會發行通脹掛鉤債券。票息付款是與特定的通脹率掛鉤,因此票息可能會上升。其代價是票息通常會低於傳統債券。這方面的例子包括美國的「抗通脹債」(TIPS)或英國的指數掛鉤國債(linkers)。

  另外,若通脹持續上升,這將為投資者帶來許多挑戰及許多機遇。資產配置一向對於獲取回報具有重要作用,投資者可多加留意。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