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張志偉每天在10多層樓高的碼頭岸吊上工作
晚上十一點,當夜色漸漸籠罩香江;當白日煩囂漸漸退去;當不少人已安坐家中,看着電視或準備休息的時候,張志偉才披上工衣,爬上那10多層樓高的碼頭岸吊上,開始他一天的工作,守護着自己對香港港口的那一份堅持。
90年代初期,香港製衣廠紛紛遷往內地,當時從事製衣的張志偉,在父親的引薦下,成為了眾多碼頭工作人員之中的一員。「平時搭車經過,見到咁大艘貨櫃船、咁大部機械,覺得可以入來做好自豪。」張志偉回憶道。
張志偉有車牌,剛入行時被安排駕駛俗稱「怪獸」的貨櫃裝卸用車,一年後轉至香港現代貨箱碼頭(MTL)鐵塔部工作,他說,「能到塔上(岸吊)更具挑戰性,更適合我。」
從入門級的膠輪式龍門起重機(RTG)做起,每天爬上近7層樓高的塔台上工作,將無數個貨櫃安全的放在貨櫃車上,「RTG矮一點、速度也低一點,較容易上手。」張志偉說。
兩年多後,張志偉「升級」到了更高的岸吊上工作,一做就做到現在,從當年的小徒弟到今天的大師傅,他笑笑臉說,「我入行嗰陣,排班的更紙(按入行年資)排到80幾名,而家已經係第四個,後面仲有上百人。」
「現在靠勞力好難搵食,但我有一技之長,可靠技術取勝。」張志偉對自己的技能充滿信心。隨着設備的升級和科技的發展,本港多個碼頭已引入遠程岸吊操作系統,提升操作效率和紓緩人手不足問題。張志偉憑藉多年操作機器的實務經驗,協助工程人員對自動化方案進行優化,作為「老師傅」也參與到新設備的調試過程。
香港碼頭是24小時運作的,操作人員都要過着「三班倒」的日子,為不影響正常工作,今次的採訪安排在晚上八點。「咁多年,都習慣了。其實我幾享受夜更,靜一點,也可見到不一樣的香港碼頭。」張志偉對這一切都已習以為常。他更道出了自己對碼頭的期望:「我還有十多年就退休了,希望能培訓多一些新人接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