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友現時在香港擁有24間分行。大公報攝
大公網12月23日訊(記者黃裕慶、邵淑芬)中銀香港(02388)落實出售集友銀行股權計劃,昨日聯同母行中國銀行(03988)發出聯合通告,表示擬出售手上持有之70.49%集友股權,作價76.85億元。以集友截至今年6月底的資產淨值計算,市帳率約1.6倍。
中銀香港擬向兩名買家出售集友股權,當中包括廈門國際投資(通過其三家全資附屬公司)擬認購1,929,373股普通股,佔集友銀行總發行股份約64.31%;以及福建省廈門市私立集美學校委員會(通過私立集美學校基金)擬認購185,400股普通股,約佔集友銀行總發行股份約6.18%。
廈門國際投資成集友大股東
私立集美學校基金為集友銀行的現有登記股東,截至昨日,持有集友銀行416,407股普通股,佔集友銀行總發行股份約13.88%。
通告指出,擬議的股權出售計劃,必須取得或完成相關監管或政府審批。截至昨日為止,若干先決條件尚待獲得滿足。中銀香港及集友發出通告表示,該計劃已獲得中國財政部批准及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原則性批准,而中銀香港與廈門國際投資亦已就擬議資產出售的條款完成商討,雙方並已簽訂買賣協議,現正籌備集友股權轉讓的具體工作。
中銀香港表示,擬議出售將精簡中銀香港的企業架構,同時釋放集友銀行在新股權結構下的顯著潛力。股權買賣協議項下的擬議出售交易總對價,代表了相對於集友銀行相關權益的淨資產價值的溢價,而擬議出售帶來的所得款項,將會進一步增強集團的資本狀況,及促進中銀香港在東盟地區的業務發展。
中銀香港早前以680億元出售南洋商業銀行的全部股權之後,曾宣布派發特別股息。對於規模相對較細的集友銀行,分析預料完成出售之後,再派發特別股息的機會不大。
截至今年6月底,中銀香港的普通股權一級資本(CET 1)比率高達18.58%,遠遠超過監管要求。
中銀資本水平充裕
德銀曾經計算過,即使能以2倍市帳率出售集友,估計可提升中銀香港的資本水平約80個基點。另方面,中銀香港未來擬大力拓展東盟地區業務,假如「積極地併購」,預料其CET 1將降至13.9%,雖然資本水平仍充裕,但估計再派特別股息的空間不大。
中銀香港發言人表示,派發特別股息是一項重大決定,在相關交易完成後,董事會將綜合考慮各項因素,例如集團財務表現、未來業務發展需要、資本監管要求等,決定是否派發特別股息以及全年派息水平。集友銀行為香港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是一家香港持牌銀行,由愛國僑領陳嘉庚創辦,1947年在香港開業。集友現時在香港擁有24間分行,在中國內地福州市、廈門市設立2間分行及2間支行。
廈門國際投資是廈門國際銀行的一家全資附屬公司。廈門國際銀行是一家總部位於中國福建省廈門市的中國商業銀行,並持有在澳門營運的澳門國際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