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陳勁松:樓市下半場規則料巨變

時間:2016-12-12 03:16:24來源:大公網

  【大公報訊】記者毛麗娟報道:在剛過去的周末(十日至十一日)的2016北京大學滙豐商學院經濟論壇暨EDP年會上,有「樓市思想家」之稱的世聯行(002285.SZ)董事長陳勁松進行「中國樓市趨勢」的剖析。

  陳勁松在論壇期間接受《大公報》記者採訪表示,中國房地產「上半場」的基本背景是資本稀缺、城市化人口流動、供不應求及基礎設施不足;而「下半場」最主要的變化將是規則的變化,包括:農村土地會走向市場、預售制度將會改變、物業稅將在2019年前在幾個主要城市全面推出。

  農村土地或走向市場

  就在剛剛結束的今年最後一次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上,討論房地產行業時有一段重要表述:「要讓中國房地產建立長效機制,建立符合中國實際情況的、符合市場規律的長效機制。」陳勁松認為,以前的房地產調控基本上都是短期調控,未來中國的房地產調控將走向長效機制的建立,這對於中國房地產未來發展是一個極為重要的信號。

  陳勁松指出,「三十年為一世而道更(道更即大道理、大規則發生變化)」。他認為,2009年至2019年也將是道更十年,這十年內一系列規則都會改變,規則的改變就關係到中國房地產下半場怎麼走。

  他相信,樓市下半場最主要的變化將是規則的變化。第一大變化是農村土地,農村土地會走向市場,這會帶來大都市群所需土地的巨大供應和巨大的財富增長效應。第二大需要關注的變化是預售制度的改變。現在的開發商越來越不缺錢了,而當你買一個房子剛冒出地面時你就要全面按揭,這對老百姓不公平,全球的預售制度裏,像中國這樣幹的目前只有香港。未來,中國可能學全球發達經濟體,樓盤拿到預售證後,買房人只要交5%至10%的房款,開發商拿着客戶的5%房款向銀行申請房地產的建築貸款,專款專用只能用在這個樓,不能拿着這個款去買別的地方的地王。第三需密切關注的是土地財政,物業稅未來會在幾個主要城市推出。

  開發商勢具三大機會

  陳勁松表示,樓市的下半場已經來了。開發商的三大機會在於:服務紅利、從迅速的城市化到大都市圈化的機會、存量的機會(中國樓市存量市場價值150萬億,150萬億的房子裏面還有一半是不能賣的,包括農民、政府、軍隊建的房子,存量市場如此之大,市場機會仍然很多)。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