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方正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 任澤平
意大利於當地時間12月4日進行憲法改革公投,但經過投票未能通過憲法改革。我們認為,未來意大利退歐風險加大,歐元區面臨解體威脅,市場不確定性擔憂使歐元兌美元走弱。意大利國債佔GDP(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已超過130%,持有意大利債券的經濟體受到打擊,並對法國等即將舉行大選的歐盟國家造成負面影響。但市場此前對此已有預期,歐洲央行可能會出手應對。
對於憲法改革的反對票背後,是民眾對於當前政府的不滿。意大利民眾一直面臨着難民湧入的處境,對於政府的移民政策持反感態度,而民粹主義的興起正好符合了民眾的心理。意大利民眾將意大利經濟的低迷和銀行業的困境,歸結於現任政府責任,通過投票表達意願。同時,憲法改革提倡者的內部對於具體改革內容尚有分歧,而反對派則一直強烈主張投反對票。
今次公投失敗是反全球化潮流和民粹主義抬頭的又一案例。意大利憲法改革的目標旨在削弱參議院權力,間接增強政府決策權。由於憲法改革未獲通過,意大利總理倫齊很可能兌現辭職承諾,該國將面臨組建臨時政府或提前舉行大選,無論何種結果都帶來不確定性。政府改革措施可能無法延續,民粹主義政黨「五星運動」在民意調查中呼聲甚高,存在上台可能。
「五星運動」是意大利喜劇演員畢普.格里羅在2009年創立的支持歐洲分裂的黨派,擁有強烈的「歐洲懷疑論」觀點,該黨提倡脫離歐盟,吸引了大量對社會現實不滿,對政府不信任的民眾。一旦上台,或效仿英國選擇退歐公投。這對2017年即將政府換屆的法國、德國等其他歐元區國家造成負面影響,歐元區或將面臨解體風險。
與英國退歐情況不同的是,意大利加入了歐洲共同貨幣,是歐元區的一員。如果意大利退歐,在意大利流通的歐元可能會轉化為意大利的價格和新貨幣的價值,獨立的貨幣兌歐元將迅速貶值。民眾對於歐元作為共同貨幣的信心會下降,不願做出以歐元計價的長期、跨境投資,使經濟摩擦加劇。
銀行業陷債務危機
憲改公投失敗後,意大利銀行業危機或加劇。意大利銀行業規模在歐元區排名第四,但不良資產率高達17%。意大利此前試圖發行國債籌資,對該國銀行進行債務重組,但由於歐盟的銀行業單一監管體制未被批准。為了支持其資產負債表,意大利第三大商業銀行錫耶納計劃下周公開募集50億歐元資金,公投失敗會使融資變得更加困難。2016年以來,意大利銀行股市市值縮水一半以上,銀行債務危機更加深重,公投失敗意味着對於銀行業危機的拯救方案將暫緩。45%的意大利銀行債務是來自意大利人,銀行業危機或將加重,更多意大利人需要承擔資產損失的風險。
此外,意大利經濟短期也將承壓。政治動盪阻礙意大利經濟的增長,疲軟的經濟使得意大利更難償還銀行業的不良貸款,銀行業危機難以解決,使意大利經濟繼續深陷泥沼。民粹政黨上台的可能性,使意大利經濟更不被看好,儲戶也更偏向於不把錢存在意大利銀行,使得經濟預期自我實現,意大利退出歐元區更容易發生。這並不利好意大利經濟問題的解決。
對金融市場的影響方面,利空歐元、利多美元、利多避險資產。首先,公投失敗後,意大利政局面臨動盪,市場對意大利政策,包括歐元區後續表現,帶來不確定性的擔憂和風險溢價的上升,歐元兌美元將進一步走弱,美元被動走強。
其次,意大利國債將繼續遭到拋售,收益率上行。受避險需求驅動,德國國債或將受追捧,意(大利)、德(國)國債利差還將進一步擴大。
最後,由於公投失敗符合市場預期,市場在前期已有反應,但考慮到意大利眾議院參議院的制衡,歐洲央行在意大利出現經濟波動時可能已做好準備出手相救,市場可能會逐步調整預期,或許可參考英國脫歐公投後的金融市場反應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