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下屆特首要有魄力解決難題\藍鴻震

時間:2016-12-06 03:15:51來源:大公網

  自古以來,當官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謂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漏夜趕科場,不少人為了走進熱廚房而扭盡六壬,固然是與權力的吸引力不無關係,但是令人意興闌珊、意志消沉的例子也是不少。在現代社會,曾有政治學者宣稱民主是人類歷史進程的終點,但可惜的是,西方的自由民主體制距離解決不少關鍵的現代管治問題似乎仍有一段很遠的路。綜觀目前世界形勢,無論是在歐美各國,以至香港或其他地方,政界領導處處受批評是十分常見的。

  政界領袖挨批很常見

  以最古老的民主國家英國為例,前任首相卡梅倫是英國近二百年來最年輕的首相,他上任的時候帶領保守黨跟自由民主黨合組聯合政府,政策爭議從未停止,保守黨內的親歐派及脫歐派分裂嚴重,以至在二○一一年第一次英國退出歐盟公投中,大量保守黨議員「叛變」投贊成票。二○一五年,保守黨在英國大選取得過半數議席,但卡梅倫卻被迫承諾勝選後再次舉行脫歐公投。全球政界及金融界精英,也包括筆者海內外的政商界領導朋友,都大跌眼鏡,最終脫歐派以百分之五十二對百分之四十八取勝。卡梅倫賭輸了,也遺下了如何執行脫歐又不影響經濟發展的巨大難題予現任的文翠珊政府。

  在美國,八年前首任非裔美國人總統奧巴馬,以「是的,我們可以」為口號,在推出醫保法案後,造成爭議連連。長期的民主黨和共和黨的爭持,加上移民政策的種種問題,加上反對奧巴馬的呼聲,竟然令共和黨初選開始時被輿論形容為「瘋子」的特朗普成為候任總統,將入主白宮。他在正式代表共和黨的候選人與民主黨的希拉里競選時,二人的民調支持度一直像過山車一般反覆,希拉里在一個月前仍然多次以數個百分點領先特朗普,但自從聯邦調查局着手調查電郵事件,特朗普再次追近甚至在個別民調中領先希拉里一個百分點。美國有專家更提出特朗普贏出,這種情況與英國脫歐公投一樣,之後的亂局不敢想像。

  除了歐美,韓國的朴槿惠在二○一二年成為韓國歷史上首位女總統入主青瓦台,最近因政治醜聞備受批評,支持度由高峰跌至個位數,近日在一百三十萬人遊行的反對聲音下更被迫辭退十名首席秘書官,事情發展下去甚有被國會彈劾或被迫下台的可能。在華人地區,例如台灣,也面對相同困難。大家仍記得馬英九上台之初風頭一時無兩,但隨後因為台灣經濟停滯,內政失衡,加上國民黨內部鬥爭,令執政八年後的馬英九由「人民總統」變成被台灣人口誅筆伐的政客。新上台的民進黨蔡英文,在競選期間矛頭針對國民黨執政問題,得到綠營大力支持,幾乎成為大半個台灣的偶像,但就職以來支持度也一直下降,惹來藍綠陣營的質疑和不滿。

  解決香港深層次矛盾

  回到香港,我們面對着不同的政治、經濟及社會問題,現時政治氣氛對立,泛政治化的思維令所有政策推行都舉步維艱,立法會運作受到「拉布」等伎倆阻攔,街頭出現暴力政治,社會分化,又要解決房屋、福利、退休及醫療等問題,預期未來香港的經濟會有轉差的可能,加上全球經濟有各種挑戰,特首的工作確實艱難。

  事實上,特首梁振英上任,接了上屆政府留下的爛攤子,為解決土地房屋問題大力覓地,使出雙辣招壓抑樓價,解決了「雙非」兒童問題,大大減輕了水貨客對香港人的影響,設立長者生活津貼等,以極克制的手法結束了七十九日的非法「佔領」。這幾年香港經濟穩步增長,空氣質素也得到改善,雖然有個別政策仍需時間才會發揮作用,但本屆政府有能力和決心改善香港施政,解決香港的深層次矛盾。可惜,自本屆特區政府就任以來,幾乎任何舉措都受到反對派政客的阻擾,個別傳媒也會以極負面的角度去討論和批評。這個情況,其實與上述全球性發生的現象也不無關係。

  自回歸後第一任行政長官開始,董建華、曾蔭權到梁振英,請問有哪一位特首曾被香港傳媒及反對派形容為稍為合格或稱職呢?事實上,梁振英在二○一二年三月當選後還未上任時,叫他下台的聲音就未停過,相信大家都記憶猶新。轉眼政府換屆將至,有人提出換人有一番新景象,但筆者並不認為上述的種種問題和挑戰,可以簡單地靠換特首來解決,甚至是西方民主的選舉制度,在前幾段提及的例子中也顯得無力和技窮。隨着特首選舉接近,將會陸續有人宣布參選。筆者認為,我們應該認真思考,到底在面對這些困難的時候,我們需要怎樣的特首才能有決心、魄力和意志去將問題迎刃而解?

  前民政事務局局長,國際專業管理學會會長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