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銀香港個人金融及財富管理部副總經理盧慧敏指,中銀香港近年積極開拓跨境業務\大公報攝
【大公報訊】記者劉鑛豪報道:受到投資工具選擇所限,內地居民近年鍾情於海外資產投資,對香港銀行的理財服務需求亦日趨殷切。中銀香港(02388)個人金融及財富管理部副總經理盧慧敏透露,該行新增理財客戶中,跨境客戶所佔比重已達到三成,而該客戶群普遍把六成資產配置於不同投資產品,包括保險、基金、股票等;其間股票交易額月均達150萬元,較本地客戶高出約兩倍。
香港近年資產管理行業發展蓬勃,主要受益於內地居民對境外資產的熱情所致。盧慧敏指出,今年首十個月中銀香港旗下中銀理財(資產達100萬港元或以上)客戶數目較去年底增16%,當中跨境客戶佔三成。展望未來,整體中銀理財客戶未來仍會有雙位數增長,跨境客戶增加速度會超過本地客戶,佔新開戶比重超過三成。
內地客月均股票交易150萬
盧慧敏稱,中銀香港近年積極開拓跨境業務,一方面在2015年成立跨境金融服務中心,同時在內地設立2200個以上網點,為內地居民提供見證開戶服務。內地居民對香港理財服務需求殷切,不僅是人民幣匯價因素,也與他們對境外資產配置偏好的大趨勢有關。現時中銀香港的跨境客戶普遍把六成資產分配至股票、基金、保險、外匯等不同投資工具。相對地,該行一般客戶只會把45%資產用作投資。
就跨境客戶股票投資習慣,盧慧敏表示,根據資料,今年第三季跨境客戶開立證券戶口數目較去年底增16%,月均股票交易金額達到150萬元以上,而本地客戶月均交易額50萬至60萬元。同時,內地客戶亦喜歡孖展交易,今年首十個月孖展買賣按年增28%。
逾半受訪客有意投A股
銀聯10月份限制內地居民來港使用信用卡購買保險,市場普遍認為對本地銀行有利。盧慧敏回應稱,新規定對中銀香港的銀保銷售業務並無重大影響,因為過往通過銀聯繳付保費的比例不高;反而見到10月、11月跨境開戶數目持續增加,且增速較首九個月快。
深港通今日正式啟動,讓本地投資者獲得投資內地A股的新渠道。
盧慧敏稱,利用滬港通機制買賣A股交易中,佔42%屬於中銀理財客戶;相對於港股交易,中銀理財客戶佔比25%。中銀香港早前因應客戶對A股投資意向進行問卷調查,發現有19%受訪客戶有投資A股,而超過半數人士表示有意投資A股,主要目的分散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