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深港通難促成A股牛市

時間:2016-11-30 03:15:44來源:大公網

  獨立財經評論員 皮海洲

  對於深港通的開通,不少業內人士將其看做是重大利好。畢竟2014年滬港通的開通拉開了2014-2015年牛市的序幕,為投資者留下了美好的回憶。而且自2015年6月股災發生以來,A股市場出現了大幅的下挫。而今年雖然自2月份以來,總體處於穩步攀升的狀態,但行情的走勢總體壓抑,市場缺少必要的賺錢效應。所以,投資者期盼深港通的開通能像滬港通一樣,能帶來一輪痛快淋漓的上漲行情,消除市場的壓抑感,同時也帶來賺錢效應。

  那麼,深港通來了,投資者的願望會成真麼?實際上這種可能性很小,幾乎沒有可能。深港通不會帶來A股的牛市,畢竟當下的市場與2014年滬港通開通時的市場完全不同。

  一是股票的估值不同。在滬港通開通時,滬市藍籌股是存在估值優勢的。藍籌股不僅在A股市場估值最低,而且與港股相比,A+H股公司的A股股價,不少公司甚至比H股便宜。但深港通所面對的情況明顯不一樣,深股通標的所對應的股票都是深市公司股票,而深市的估值與港股相比毫無優勢可言。

  如截至11月25日,深市平均市盈率44.34倍,其中主板平均市盈率27.65倍,中小板53.46倍,創業板80.99倍。而香港主板市盈率只有12.29倍(截至11月17日,下同),恒生大型股指數成份股10.71倍,恒生中型股指數成份股14.15倍,恒生大中型股指數成份股11.29倍,恒生中小型股指數成份股15.53倍。因此,深市估值與港股相比毫無優勢可言,對香港投資者難有吸引力。

  二是投資者的心態完全不同。滬港通之時,A股經過了充滿的調整,從2008年大熊市以來,市場調整了五六年的時間,多方力量經過了五六年的蓄勢。可以說,當時整個市場處於一種人心思漲的狀態。但當下的股市,距離股災結束還不到一年的時間,各方面的調整與準備都不充分。雖然投資者都希望行情上漲,但不少套牢的投資者是希望行情漲上去幫自己解套的。所以就投資者的心態來說,也不具體牛市的基礎。

  監管層強調防風險

  三是監管者對待股市的態度也不一樣。滬港通開通之前,管理層希望營造一波人造牛市,所以從輿論到管理層都是積極為股市唱多,政策面利好不斷。而經過了股災之後,管理層對股市的態度明顯發生了變化。防範金融風險是監管者的第一要務,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明確表示,資本市場要防止「井噴式」或「斷崖式」變化。為此,股市監管之劍長期高懸,而新股發行也是大幅提速。

  正是基於上述因素的不同,深港通很難像滬港通那樣引發一輪牛市行情。雖然深港通的開通對於A股市場的意義影響深遠,但就短期來說,深港通的開通更是對港股的利好。畢竟港股的低估值對投資者來說這是一種天然的吸引力,而且人民幣的貶值也讓投資者有意選擇配置港股資產以實現保值的目的。所以,滬港通開通引發內地資金南下的格局,在深港通開通的情況下將會得到進一步的加固。

  當然,儘管深港通並不能引發A股的牛市行情,但也給投資者投資A股指明了方向。因為這一次深市確定的深股通標的股是881隻,包括深市主板267隻、中小板411隻、創業板203隻。這些公司至少是得到了深交所認同的。所以,投資者投資深市,可以重點在這881隻股票中進行選擇。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