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從網上讀到特首與青年促膝夜談,希望「沉默大多數」發聲;同時看到行政會議有新的委任,行會中建制派立法會議員增至六名。梁振英亦表示,對非建制派也要爭取團結,讓他們進政府的法定組織和諮詢委員會,為香港發展而共同努力。這說明特首緊記了習主席在香港新形勢下所作的新指示,正在全面而深入地落實。
全面綜合地實施措施計策,就是說要用新思維的「治理社會」來替代習慣了的因循守舊的「管理社會」,兩個「理」的前面只有「一字之差」,其實相差甚大。「治理」者須弄懂弄通系統治理、依法治理、源頭治理、綜合施策。就「一國兩制」的特區政府而言,依法治理就要以尊重國家憲法、全面落實香港基本法來治理。至於何謂系統治理、源頭治理、綜合施策,凡治港者也要認真學習、融會貫通,不求甚解,甚至亂釋,那怎麼過得了關呢?
要貫徹「凝聚共識」需下足工夫。如果有商有量,傾聽各方聲音,照顧各面利益,善於集思廣益,及時溝通解釋,努力達到社會各階層廣泛共識,對於繼續綜合施策是大有裨益的。為什麼此次「人大釋法」如此順利順當,筆者認為,這與兩年前「白皮書」向世人清晰闡釋「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踐不無關係。中央政府讓治港者和廣大港人進一步明晰原則,認同對於「一國兩制」必須全面準確理解和貫徹。再加上基本法逐步深入人心,所以兩個跳樑小丑在立法會宣誓中明目張膽地辱國播「獨」,會激起市民的齊聲譴責。
在凝聚社會共識前加了「廣泛」兩字,這就提示特首和政府管治團隊,在這方面凝聚工作任重道遠,尚須努力。須知多一個共識者就是給「一國兩制」的偉大實踐增多一分力量和信心。廣泛凝聚社會共識,歸根結底就是為把史無前例的「一國兩制」的偉大實踐繼續推向前進,爭取早一日實現復興中華的「中國夢」。因此,在港言港,我們香港特區就是要從特首帶頭做起,大團結、大聯合講個夠,形成社會和諧風氣,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因素。
作者分別為香港滬港文化交流協會創會會長、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