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深圳上市企業不少是科技及創新企業,對海外投資者有一定吸引力
姍姍來遲的「深港通」終敲定於12月5日開通,對兩地投資者而言確是喜訊,因可再多一個投資渠道選擇。首批參與深港通的股份有1298隻,其中深股通就佔881隻,可謂花多眼亂。綜合券商意見,深圳上市企業更能代表內地新經濟的轉型升級過程,投資這些企業更能享受到「創新改革的紅利」,而且,深市高科技產業比重較大,近年互聯網及科技板塊大受市場歡迎,「深港通」的推出正好滿足投資者的需求。
大公報記者 邵淑芬
可供投資者投資的深股通佔881隻,主板、中小板及創板分別有267、411及203隻,佔深市A股總市值的71%,日均成交額的66%。雖已有「滬港通」開通的先例,但是次「深港通」開通,證券業界仍十分興奮。因上海及香港股市均以大型金融股為主,香港與上海的上市公司中,金融行業佔比分別為38%及28%,惟深圳金融股僅5%,高科技產業則比重較大,IT股、工業股各佔20%。近年互聯網及科技板塊大受市場歡迎,「深港通」的推出正好滿足投資者的需求。
港股估值處較低水平
上投摩根(香港)產品經理黃崑盛表示,深交所的創業板和中小板更能代表中國作為新經濟體在轉型升級過程,投資這些企業更能享受到「創新改革的紅利」。他認為,「深港通」可為投資者帶來投資機會,如高股息高分紅類、創新產業類及稀缺企業類。長期來看,他預期,「深港通」的利好因素可以持續較長的時間,港股的估值處於歷史較低水平,對價值投資者提供了不少優質投資機會;A股則提供了很多高增長的企業選擇,對一些高風險投資者很有吸引力。
事實上,證券業界亦看好A股的後市,指「深港通」開通有利於提高深圳主板的估值,特別是如白酒、醫藥、科網及券商這類股票的估值。同時深港通的開通將有利於推動A股加入MSCI國際指數,一旦加入就可能給A股帶來大量的增量資金,很多國際指數基金就會被動配置A股。
港股方面,分析指由於「深港通」已準備多時,市場早已反映利好因素,故相信變化不大,但個別股份可以看高一線,例如中小型股及AH差價股等。
美加息步伐左右後市
金利豐證券研究部董事黃德幾表示,「深港通」對港股的影響有限,最多只帶來支持作用。他認為,「深港通」開通,對深圳香港兩地上市的AH股溢價股及本港一些市值介乎40至50億元的小型股有利。但整體恒指走勢,仍視乎美國加息步伐,料恒指本周將於23000點至22000點窄幅上落。
友達資產管理董事熊麗萍亦指,「深港通」對港股影響屬「中性」,除非A股周一市況有大反應,否則恒指走勢不會有太大影響。她認為,大市焦點仍在美元走勢及人民幣匯價,及內地即將公布的PMI數據。她預期,在中資金融股強勢下,恒指不會大跌,但於23000點有阻力,而下望22400點為第一個支持位,若失守於22200點亦有強大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