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金融市場黑天鵝事件太多,投資者見慣不怪,以至於特朗普這隻黑天鵝出現時,很多人的反應,倒不是太恐慌,靜思後反而覺得機會來了。
特朗普在競選時曾開出期票,一旦當選將推出一個「萬億美元重建計劃」,重建美國本土老化的基建設施。所以當特朗普意外勝出後,華爾街反應最為熱烈,而全球商品價格亦暴漲,完全忽略了特朗普新政將面對的實際問題,比如大型基建的錢從哪裏籌備、大選期間和另一方傳統精英結下的恩怨情仇,會不會阻礙狂人施政等。
雖然如此,特朗普當選所帶來的美國再通脹預期,正改變全球商品價格的走勢。過去多年,全球資產價格一直在反映經濟低增長與物價持續低迷,如果未來數月出現反向變化,資產價格可能反應十分激烈。這就是上周從特朗普勝出後在通脹預期回升的背景之下,美國的國債收益率反應異常劇烈的原因。
根據投行的研究,即使全球經濟再通脹有一定不確定性,而且不會順風順水,但考慮到目前全球投資者預期和資產倉位仍與之前的「增長與物價持續低迷」的情形深度聯繫,即使再通脹情形出現的概率只是邊際上輕微提升,資產配置所需要進行的調整也將是劇烈和全面的。
特朗普上任後再通脹是否如期出現,仍有待觀察,但港股市場近期的換馬信號頻現。過去三個交易日大市守住22000不破,商品股表現亮麗功不可沒。建議投資者逐步降低防禦性板塊的比重,包括科技、高息股等,逢低布局受益於再通脹的板塊,如原材料、工業與部分金融行業的比重,並聚焦最受益於「再通脹」的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