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馬雲抨港上市條例過時

時間:2016-11-04 03:15:31來源:大公網

  圖:馬雲(右)認為,香港現行的上市規則並不適合創業公司和新經濟企業\資料圖片

  阿里巴巴主席馬雲再一次公開批評本港上市條例脫節,直言要待香港的上市規則改革後,才會考慮安排關聯公司螞蟻金服來港上市。業界普遍認同本港在吸引科技及初創公司的政策上較落後,建議設立不同上市要求的第三板。\大公報記者 王嘉傑 李潔儀

  馬雲日前對本港傳媒表示,香港現行的上市規則是在互聯網時代前制定,因此並不適合創業公司和新經濟企業,認為必須改革上市規則,才能保有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對於市場盛傳螞蟻金服有意來港上市,馬雲直言:「當我們認為這個城市準備好,支付寶才會來港上市」。

  早年阿里巴巴集團曾有意在港上市,惟因阿里沿用的「同股不同權」制度,未獲本港監管機構放行,阿里最終選擇落戶美國資本市場。

  港較少科技企業上市

  的確,香港近年較少吸引到科技或者新興業務的公司來港上市,雖然目前本港在新股市場集資額冠絕全球,但還是主要依靠傳統銀行和券商。因此,就馬雲此番言論,業界普遍認同本港在吸引科技及初創公司的政策上有所落後,不只有美國,今年8月份新加坡就通過了容許「同股不同權」公司上市。

  一向針對證監會當年否決「同股不同權」可行性的香港上市公司商會回應指,認同本港的監管架構並不適合從事金融科技的企業,又藉此批評證監會漠視港交所和市場意見,拒絕對同股不同權作原則性的探討。

  該會又指,科技發展是未來趨勢,香港在吸納科技公司的成績遠遠落後,正是源於香港監管機構缺乏市場化思維。

  不過,目前證監會及聯交所就上市架構改革的目的發表諮詢文件,當中建議設立的上市政策委員會(LPC)令聯交所及證監會有共同平台,一同檢討上市政策的發展,當中可包括「同股不同權」的議題,及設立第三板有關較長遠的方案。

  兩年前已開始檢討

  事實上,自2014年後,監管機構已開始檢討有關上市制度。立法會金融服務界議員張華峰指出,普遍業界都認同設立LPC,但就應該增加更多業界人士入會參與。

  要吸納金融科技公司並非單靠實行「同股不同權」,德勤中國全國上市業務組聯席領導合夥人歐振興表示,即使是美國上市的公司,採用「同股不同權」的公司並不多,質疑實行「同股不同權」是否可吸引更多金融科技公司,而且本港的散戶比例較美國多,反而在引進高風險的新興企業時,應事先進行更多投資者教育,以讓他們明白當中的風險。

  此外,羅兵咸永道資本市場服務合夥人黃金錢表示,由於不少初創的科技公司,即使股權架構是「同股同權」,但有關營業指標可能仍低於本港的主板及創業板要求,所以設立不同上市要求的第三板,是吸引初創的科技公司的新路,當然當局可限制只有專業投資者參與。

  對於第三板的要求,張華峰表示,可以是根據該公司的概念,以及判斷公司在產品商業化的收益,並就根據科技公司的特色設立新上市管制,相信只要確認推出第三板,業界就能為新經濟公司的上市作界定。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