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圖:趙心童成為首位奪得世錦賽冠軍的中國及亞洲桌球手。\法新社;右圖:趙心童於桌球世錦賽決賽擊敗名將威廉斯。\路透社
奪冠2025年桌球世錦賽後,深圳青年趙心童在他的社交媒體發布了一張自己身披國旗、手持獎盃的照片,配文僅四個字:堅持初心。從「少年天才」到「世錦賽冠軍」,趙心童證明了自己的初心。6日,趙心童母親文安笑在深圳接受媒體採訪,分享了趙心童與桌球的獨特「緣分」:「他一直想為中國人爭光,一直憋着一股勁兒想證明自己的實力。」\大公報記者 胡永愛深圳報道
當地時間5月5日,在英國謝菲爾德舉行的2025年桌球世錦賽決賽中,28歲的趙心童以18:12戰勝三屆冠軍、威爾士選手威廉斯,成為第一位奪得該項賽事冠軍的中國及亞洲選手,創造了桌球運動的歷史。
文安笑回憶,趙心童是在深圳與桌球「結緣」,「以前他還小,我出去參加培訓,帶了一個桌球玩具回來,玩着玩着後他就喜歡上了,慢慢就變成了大的、規範的桌球室。」
從小建立「快準狠」風格
在8歲那年,趙心童跟着父親去桌球俱樂部玩,第一次真正意義上拿起了球桿打了一把。趙心童也曾經對媒體表示,「第一次打桌球是我爸爸和他的朋友帶我打,我就喜歡上了。後來有比較懂桌球的前輩發現我有天賦,爸媽就帶着我在全國各地找教練和老師。」趙心童10歲的時候,父母給他買了一張桌球枱,為了讓兒子能專心練球,還將家裏其中一個大房間改造為球房,並聘請教練來指導。
趙心童的打球風格以「快準狠」著稱。文安笑認為這和他小時候打球的經歷有關,「小時候他打球不夠桌球桌子高,就搞個板櫈,站在櫈子上面打。後來他就改成了溜冰鞋,導致他出球很快,一轉角就到了這裏。他是國內第一個踩着溜冰鞋打球的人,後來很多不夠高的學員都模仿他。」
作為父母,文安笑也曾面對兒子去讀書還是打桌球的人生難題。文安笑告訴記者,「當時很難兼顧,我們諮詢了桌球行業的專家,他建議休學半年試一下,後來他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老師說他就是『那塊料』。」當父母問趙心童大學畢業後想做什麼時,他毫不猶豫地回答「打球」,於是,父母選擇尊重並支持兒子的愛好堅持至今。2009年,趙心童選擇休學,開始專攻桌球並拜伍文忠為師,進步迅速。在留洋英國、進入桌球學院之後,他順利成為職業球手。
1997年出生的趙心童曾先後就讀於松崗第一小學(原松崗中心小學)和松崗中學。他初中時文化課成績不錯,在班級名列前茅。
中學時展現遇事冷靜性格
吳老師曾是趙心童初一時的老師,她接受採訪時表示,趙心童很有禮貌,上課很專注,「我對他的印象挺深刻的,當時這個孩子剛進松崗中學時個子比較小,遇事比較冷靜,是一個有毅力、不服輸,對自己有要求的孩子。我認為他現在的成功和他的性格有關聯的。」
其就讀的松崗中學在體育教育十分有特色。「學校堅持將體育作為立德樹人的重要載體。」松崗中學副校長郝銀龍接受採訪時表示,學校構建了「以體育人、以體鑄魂」特色體系,學校健美操隊、足球隊、武術隊、籃球隊、乒乓球等近年屢獲佳績:健美操隊多人獲全國冠軍賽名次並獲評國家二級運動員;女足雙胞胎姐妹陽麗華、陽麗茹作為核心主力助力球隊奪得全國U13錦標賽冠軍;武術隊在省演武大會斬獲3項金獎。「我們推行『彈性課時制』,允許校隊學生錯峰訓練,同時通過『四松工程』培養師資,聘請專業教練,為學生成長提供全方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