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香港私營企業的經營狀況已連續20個月處於收縮\資料圖片
【大公報訊】記者李永青報道:香港私營環境持續轉差,十月份日經香港採購經理指數(PMI)為48.2,按月跌1.1個百分點,顯示香港私營企業的經營狀況連續20個月轉差,指數不但低於9月份,其惡化程度也是三個月以來最嚴重。
港企經營環境惡化
IHS Markit經濟師Bernard Aw表示,十月份香港私營企業當前持續下行的經營狀況更趨惡化,調查主要數據如新工作、產出與就業均反映經營環境充滿挑戰。此外,採購活動再度回落,促使庫存出現四個月以來的首個跌幅。除非有證據顯示未來數月客戶需求回升,否則私營企業將難以逆勢而行,轉跌為升。
最新採購經理指數顯示,香港私營經濟第四季開局持續轉差。十月份產出與新訂單繼續疲軟,而來自內地的新業務亦加速下跌。目前香港的經營環境下行,意味本土企業在工資上漲的情況下,一方面保持審慎的就業政策,另一方面則再度清減庫存。同期新訂單減少,企業得以清理手頭積壓的工作。此外,由於採購價格下跌,成本的上漲速度已見放緩。
職位流失率六個月最高
企業十月份新增的業務量持續收縮,惟跌幅已較上月放緩;而來自內地的新工作量,跌速則擴大至四個月最高。客戶需求偏軟,導致香港私營企業十月份進一步減產。減產周期已持續19個月,而是月跌速更創三個月新高,跌勢與整體新訂單相符。營商環境惡化,尤其面對員工成本上升,香港私營企業鮮有增聘人手,十月份職位流失率加快至六個月最高。企業趁新業務項目減少而騰出產能,清理手頭未完的工作,惟幅度溫和。
十月份數據顯示,繼上月大幅增購投入品後,企業由於新訂單減少而縮減採購活動,其採購庫存亦繼而錄得四個月以來的首個跌幅。受訪業者表示,客戶需求偏軟,因此重新清減庫存。
由於企業對前置庫存的需求下跌,供應商承受的供貨壓力得以緩和。相對於九月份近三年以來的最大延誤率,是月的平均供貨耗時呈六個月最佳。此外,最新數據顯示投入成本已連升四個月,惟十月份升幅已較收斂。採購價格明顯下跌,有助紓緩整體的通脹壓力。儘管經營環境仍然欠佳,員工成本卻連續第二個月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