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美日地產泡沫爆破影響深遠

時間:2016-10-28 03:15:36來源:大公網

  提到內地的房地產泡沫,很多人將之與日本上世紀末的地產泡沫及美國本世紀初的次按危機比較。事實上,這兩次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地產泡沫危機,對當時及日後全球金融市場影響極深遠。

  《廣場協議》在1985年簽定後,日圓升值,日本利率偏低,再加上美元貶值後,國際資本選擇進入當時全球經濟最強勢的日本市場,其中大部分流入不動產市場,導致日本出現大型地產泡沫。至1990年,東京銀座地區高級住宅房價每平方英尺高達7萬美元。當時日本全國土地面積大約等於美國加州,但日本全國房地產市值總額,卻等於當時美國全國房價四倍。

  1989年,日本泡沫經濟走上頂峰,各項經濟指標達到了空前的高水平,由於資產價格升勢無法得到實業的支撐,投機者失去了投機意欲,土地和股票價格隨即急速下滑。1989年12月29日,日經平均股價達到最高的38957.44點,此後開始下挫,土地價格也在1991年走下坡,泡沫經濟終於破裂。1992年3月,日經平均股價跌破2萬點,僅是1989年最高點的一半,8月,再跌至14000點。大量帳面資產在短短一兩年間化為烏有。

  房貸證券化成助燃劑

  美國的地產泡沫也讓人記憶猶新。2000年至2005年間,全美平均房價增長58%,年均漲幅超過10%。用於住宅的投資佔GDP的6%,是1955年以來最高水平。與此同時,美國房價收入比、房價租金比也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美聯儲局從2004年開始連續加息17次,使美國房地產市場急劇降溫。2006年以後,樓市開始大範圍下跌,新舊房銷售量持續下滑,房價回落,房屋大量積壓。2006年8月,樓市11年來首次同比下降。

  此外,房貸證券化也助長了泡沫形成。2006年抵押貸款證券發行量比2000年大幅增長3倍。房貸證券化把房貸風險轉移二級市場,最終美國爆出次按危機,其後更導致雷曼兄弟破產,甚至演變成後遺症極大的金融海嘯。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