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新華社昨日發表題為「抑投機、穩房價、因城施策─權威專家點評九城市房地產調控新政」的分析文章,指出面對房地產市場的日趨分化態勢,政府應適當增加土地供應,穩定市場預期,對房地產調控必須堅持分類指導,因城施策。
清華大學房地產研究所所長劉洪玉綜合各城調控措施內容,一方面強調保護自住需求,藉限購限貸等措施,重點打擊投機需求,抑制投資需求;另一方面增住房及用地供給,緩解供求矛盾,滿足合理需求;還重拳整頓市場秩序,政府有關部門對物價、廣告、開發、中介等加強監管,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劉洪玉相信,這一系列措施對穩定熱點城市的房價、穩定社會預期,會發揮積極作用。
劉洪玉關注,目前參與房地產開發的除了開發企業自有資金外,還有銀行、債券、證券、理財產品、信託計劃、資管計劃、保險等資金,再加上購買端的個人住房貸款、各種消費貸款以及其他融資變相為購房資金等,甚至一些投資機構包括一些新三板上市公司融來的資金,認為金融部門應當加大這方面的監管,引導更多的資金進入實體經濟。
中山大學南方學院房地產系系主任廖俊平建議,房地產調控必須實行分類指導,因城施策。熱點城市的調控重點應當是控房價、防風險、防泡沫,三四線城市和縣城的重點依然是去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