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選舉尚未開始,反對派及其宣傳機器便已瘋狂攻擊現任特首,將香港遇到的所有問題歸結到他身上,污名化甚至是妖魔化。反對派這種舉動,看似是在表達對特首施政的不滿,但事實遠非如此簡單。細想,換一個特首,只要不是反對派認可的,結果又將是重複過去四年的經歷。關鍵一點在於,當中涉及巨大的政治經濟利益,有人要「反梁」,不過是從個人利益角度出發。
不用諱言當前香港所出現的種種問題,但這些問題形成因素複雜,既有歷史因素,又有政治現實的問題,當然也有行政當局的本身因素。將一些社會出現的問題,全部歸結為特首,顯然是不公正的。以「橫洲」棕地發展一事而言,更是對梁振英的極度不公平。且不說要徵集地方土地需要得到當地人士的同意,僅以過去四年現屆政府的工作而言,沒有人能比得上梁振英更積極去尋找土地。客觀而言,若不是梁振英的提高建屋量、多推土地、壓抑樓價,香港的樓市是不可能有健康的局面的。
反對派媒體不可能不知道這些事實,但仍然極力去攻擊,原因就在於,只有「反梁」才能實現其個人的政治與經濟利益。只要梁振英一日在任,這些勾連外力、極端激進的政治勢力也就沒有好日子過。因此,他們在找不到一丁點「官商勾結」的證據之下,於是又拿出「UGL」事件來作文章,指特首「貪腐」雲雲。這些做法,固然是要打擊現屆特首的管治,更在於,要尋找符合其集團利益的「代言人」,更要以此來削弱中央政府對香港的實質管治權。可謂一石三鳥。若任由其得逞,對香港將是一個沉重的打擊,而香港真正的管治權力,也將由此旁落,得不償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