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銀行錢難借 資金又乾塘 無奈

時間:2016-09-29 03:16:29來源:大公網

    下一篇:

  圖:據悉,吉林民企「過橋」的現象普遍存在,過橋比率高達90%以上\大公報攝

  因為公司資金周轉不開,長春某門業公司總經理王楠(化名)最近決定臨時拆借一筆資金(過橋貸款)先還給銀行,等銀行續貸下來,再還給墊付方。「結果,100萬(人民幣,下同)啊!倒一下貸就這麼沒了,公司辛勞幾個月的銷售利潤被蠶食殆盡。」有企業家感嘆道,高額的融資成本就像個「絞索」,對企業來說是「花錢買口氣」,苟延殘喘,「過橋」一不小心就會成為「奈河橋」。\大公報記者盧冶長春報道

  作為資金並不充裕的地區之一,東北民營企業為了解決流動資金,不得不借助過橋貸款。據記者調查了解,銀行給予企業的貸款利率大約是4-7%,而過橋貸款利率則高達24-36%。如此高的利差,企業卻似飛蛾撲火般,越演越烈。

  感嘆做實業越來越難

  「借助過橋貸款也是迫不得已。」王楠說,上個月,眼看公司在合作銀行的貸款就要到期,而公司大部分的流動資金都被新購廠房用地所佔用。他不得不跑去和銀行協商展期或是內部倒貸(借新還舊)事宜,可是銀行給他的答覆是「不可能」。為了不影響企業在銀行的信譽,他找到某小貸公司,臨時貸款3000萬元。

  但他沒想到的是,各種手續走下來直到銀行續貸辦理完成,前後竟用了一個月!按小貸公司附加利率月利率3%計算,他為此僅是付給小貸公司的利息就高達100萬!對此,他很是無奈,因為接下來,等待他的還有高額的廠房建設費、研發費、設備升級費、300多名員工的薪資……他感嘆到:做實體現在真的越來越難了。

  長春某建築集團也有同樣感受。據該公司高管透露,有幾處項目佔用了不少資金,公司目前在銀行貸款一個億,由於快要到期,剛剛做了筆「過橋」,年利率高達50%。他坦言,這是房地產行業的普遍現象,由於行業借款數額大,資金回籠慢,得賣出房子才有錢,公司也只能通過高息拆借來緩解一下,否則接下來的拿地就會卡着。因為付不清土地出讓金,就不能取得使用權證,就無法通過抵押土地向銀行貸款,什麼也進行不了。

  一位正在經歷着資金困擾的女企業家透露,由於企業正處於清庫存階段,要更新升級產品線及設備。為了在銀行取得續貸,過橋拆借了一筆1000萬的資金還給了銀行,月利率3%。如此高的代價,也只為贏得時間,希望銀行續貸能快點下來。

  欠內生動力 銀行惜貸

  據吉林省小微企業商會會長吳大力介紹,在吉林,民營企業「過橋」的現象普遍存在,過橋比率高達90%以上。吉林大學常務副校長邴正分析箇中原因,是吉林省長期的老工業基地特性,使得國企比例偏高,近幾年民營經濟迅速崛起,但仍存在內生動力不足,外部缺乏競爭力的問題,銀行並不願意把錢帶給這樣的企業。更有甚者,一些銀行還會對市場前景好、暫時有困難的企業斷貸、抽貸或壓貸。

  學者指出,目前在經濟下行壓力影響下,銀行風控趨於嚴格,如何解決抽貸斷貸、過橋融資成本高、資金鏈斷裂、民間投資下滑等一系列問題,是擺在東北地方政府和企業面前的難題。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