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ByTheWay街坊泥鯭」創辦人呂忠義表示,新加坡將是「ByTheWay街坊泥鯭」走出去的首站,預計明年2月進軍有關市場」大公報記者林靜文攝
乘着共享經濟的勢頭,呂忠義首創行程共享模式,去年十月,他建立Facebook群組「大埔街坊泥鯭」,鼓勵家住在大埔的有車一族分享行程,讓順路的街坊可一起回家或去相同的目的地,節省車費之餘,又可重建社區人情味。早前他從Facebook群組走向Apps平台,推出「ByTheWay街坊泥鯭」應用程式,來年更擬拓新加坡市場,目標打造一個全球化、且具社交化的carpool(共乘)平台。\大公報記者 林靜文
「我們是第一個想到如何利用閒置的行程作資源共享的理念,隨後更加希望通過行程共享以建立社區共享。」呂忠義接受大公報專訪時說。與Uber和Airbnb不同,行程共享並不需要車或樓,任何人都可分享自己的行程。該群組一炮而紅,各區爭相仿效,至今已擁有2.5萬成員,更憑此項目奪得2016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的最佳資訊科技初創企業(社會貢獻)金獎。
事實上,早在2004年,呂忠義畢業後便創立IT公司,七年前更赴內地發展,多年來積累的人脈和經驗,讓他較一畢業就創業的年輕人要有優勢得多。
問到再次創業的原因,他直言,「我經常外出,等車、轉車浪費好多時間,而這些行程經常是沒有價值的。」
明年初與商戶洽收費方案
今年七月,「ByTheWay街坊泥鯭」應用程式正式面世,頭一個月已有4000人下載,除順風車、的士共乘,更新增免費穿梭巴士服務。呂忠義說,未來亦會與商戶合作,由商戶提供穿梭巴士方便街坊出入,商戶也可趁機作宣傳。他亦正計劃與商戶洽談日用品團購,讓街坊以更相宜的價格購買日用品。
他希望,能打造一個用戶享受社交、平台產品等服務;商戶做到生意;平台能生存的共贏模式。他預計,最快明年初才與商戶洽談收費方案,強調會選擇與社區、家庭和家居有關係的商戶在平台下廣告。
說起順風車,不少人都擔心會否涉及監管問題,呂忠義回應指,只要私家車司機在載客期間不收取任何金錢,就不算違法。至於的士共乘方面,只要是乘客自己提出分擔車資也沒有問題。有趣的是,呂忠義不時做漁夫(接載者),至今已乘搭超過700名乘客,賺到一個個新朋友。此次採訪在科學園進行,家住大埔的他,臨出發前亦有將行程放在Facebook群組上。
順風車重建社區人情味
另一方面,新加坡政府去年將順風車從非法營運中豁免,容許車主每天接載兩次,且每次計費介乎5元至15元之間,支持順風車行業發展,為呂忠義提供很好的發展機會。他表示,新加坡將是「ByTheWay 街坊泥鯭」走出去的首站,預計明年2月進軍有關市場,力求將本港成功的經驗帶出香港,為當地順風車行業引入更多社交和社區人情味。
談到長遠發展方向,呂忠義說,希望未來能逐步覆蓋至全球其他國家和城市,藉此拉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試諗下,以後去旅行或者公事,到任何一個機場都可以有『漁夫』來接機,與當地人做朋友,幾咁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