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立法會選舉結束了。今次選戰對香港是喜憂參半:喜者,選民奮起、「港獨」受挫;憂者,民主扭曲、治絲益棼。但也可以預見:穩定難撼,前途光明。
喜者之一,選民奮起是好事。今次220萬選民投票創回歸祖國19年來歷史新高,投票率達58%,令國際矚目。這就表明:「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民主,比港英管治155年的獨裁專制寬鬆進步;表明港人當家作主的精神已被激發,有利今後「一國兩制」的貫徹落實;也表明中央政府才是香港民主政制的推動者和保障者;更表明香港民主政制是在基本法規範下進行,港人應感激中央政府對香港民主的初心。因為香港若不是回歸祖國,港人哪來可以選舉自己心儀的代表入立法會參政議政?
喜者之二,挫敗「港獨」,暫喜獲勝。雖然有逾220萬選民投票,但5個區議席直選中主張「港獨」的組織和人物紛紛落馬。選前梁天琦等5名「港獨」分子被褫奪參選權就表明:「港獨」被有力挫敗,選民在事關國家主權和安全、發展利益的原則心明眼亮能正確選擇;基本法第一條「香港特別行政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憲制規定得到捍衛。
憂者一,扭曲民主,香江蒙羞。選民投票多了,但多不等於選舉的質量高了。原來最不民主的恰恰是終日將「民主」掛在嘴邊的民主「教父」、「雷動」教師。臨投票前突然出現「棄選」策略,充分暴露了幕後民主「教父」、「雷動計劃」的不公平、不公正、不誠實,是香港民主的恥辱和污點。
憂者二,治絲益棼,立會多艱。其一,網中未盡有,潭裏有潛魚,數名「隱獨」會偷梁換柱以「自決」推銷「港獨」掀起爭議;其二,兩名「拉布」人物如梁國雄、陳志全和兩名新丁,仍會「拉布」阻撓政府依法施政;其三,「新政」青年因政治稚嫩又缺地區從政經驗而易受老奸巨猾政客拉攏,增大立法會反對派力量;其四,有人未宣誓已宣戰,揚言在立法會「有原則、無底線」帶入暴力。治絲益棼,立會多艱,將成新常態。
分析香港民主現象,一因選民的不成熟:按西方民主發展經驗,選民中先知先覺是少數,後知後覺和不知不覺是多數,故美國人擁戴政治狂人特朗普。香港不幸也患此毛病,正所謂「黃鐘毀棄,瓦釜雷鳴」,故衡量民主質素不能以誰「高票當選」而定。二是愛國愛港力量席位過半基本盤仍穩固,立法會內不因噪音、激進而改變。三是隨着實踐的檢驗將證明,選「拉布」者入局,將受其害,選「隱獨」和激進青年入局,增添香港的爭拗和危險,必受教訓,建制議員有責任爭取「新政」青年向理性轉化。四是特區政府應保留依法追究「港獨」分子違法權利,把好「宣誓」這一關;五是中央政府全面管治香港不會因此鬆懈,只要立法會和香港人嚴格按基本法辦事,香港的前途光明,穩定是難以撼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