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香港港口吞吐量仍跌不停,反映歐美等主要已發展國家需求十分疲軟
【大公報訊】記者李永青報道:香港海運港口局公布最新碼頭吞吐量數據,8月份港口貨櫃量為165.6萬標箱,按年跌2.9%,亦為去年2月以後最低跌幅,但仍是連跌26個月。累計今年首8個月,香港貨櫃吞吐量跌9.4%至1249萬標箱。按初步資料估計,首8個月香港港口吞吐量排名全球第五,而「一哥」地位仍屬上海港,而新加坡港以2043萬標箱,居第二位,深圳港及寧波港緊隨其後。
香港工業總會副主席郭振華向大公報表示,不少出口商都選擇8月份付運聖誕節訂單,但香港港口吞吐量仍跌不停,反映歐美等主要已發展國家需求十分疲軟,亦不看好未來數月吞吐量表現。「現時很多出口商都不大看好未來出口表現,估計聖誕節銷情亦難樂觀,港口吞吐量自然易跌難升。」
郭振華表示,除了歐美經濟不景氣外,近年內地勞工成本急漲,加上環保等要求不斷收緊,且部分地方不歡迎加工貿易企業,迫使不少港商和外商縮減內地工廠規模,轉到越南、緬甸等勞工供應充裕,且工資較低的東南亞國家設廠,這亦令相當一部分產品在東南亞港口直接出口。香港付貨人委員會主席林宣武亦表示,未來情況仍然嚴峻,本港貨櫃量要維持2000萬箱有困難。
上海港櫃量升6.5%
另外,據上海國際港務集團(SIPG)數據,和去年同期相比,上海港8月份集裝箱吞吐量仍保持走高態勢。上海港8月集裝箱吞吐量331萬標箱,比去年同期311萬標箱上升6.5%。和7月份的327萬標箱相比,也有所上升。今年1月至8月,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總計達2447萬標箱,稍高於去年同期2425萬標箱。
對於業界前景,香港海運港口局主席暨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曾表示,政府高度重視海運及港口業的發展,會與業界緊密合作,締造更利便業界的營商環境,並連繫院校和培訓機構,推動業界人力資源發展,同時支持及宣揚香港海運業群,以提升香港作為國際海運中心的地位。
同時,早前中國科學院預測科學研究中心發布「2016年全球Top20集裝箱港口預測報告」,前10大集裝箱港口有7個來自中國,分別是:上海港、深圳港、寧波─舟山港、青島港、香港港、廣州港、天津港。其中上海港全年料完成集裝箱吞吐量3700至3720萬標箱,同比增長1.2%至1.7%,將繼續保持全球第一大集裝箱港口位置,並料香港的吞吐量約1800萬至1820萬標箱,全球排名第七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