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港出口商信心明顯回穩

時間:2016-09-15 03:15:34來源:大公網

  圖:左起:香港貿發局亞洲及新興市場首席經濟師何達權、研究總監關家明 大公報記者李永青攝

  環球經濟不穩,市場需求疲軟,香港貿發局第三季出口指數為38.8,低於50的盛衰分界線,反映出口商對短期前景仍然略為悲觀,但已按季上升1.6個百分點。香港貿發局研究總監關家明表示,儘管出口商信心已經明顯趨於穩定,但對於短期內的出口表現則仍然感到悲觀。他又說,香港出口由年初持續下跌,至年中才回穩,料及後出口跌幅或因而收窄,但維持香港全年出口下跌4%的預測。

  大公報記者 李永青

  第三季個別主要行業的出口指數表現參差,行業分項以鐘表及珠寶反彈最大,鐘表行業的出口指數由上一季的33.8回升至43,而珠寶行業的出口指數則由第二季的21.6大幅反彈至41.3。電子行業出口指數也由37.4上升至39.3。另外,服裝和機械的出口指數分別回落至32.3和39.4,玩具業的指數則由今年第二季41.5的近期高點下滑到第三季的28.9。

  英國脫歐公投影響不大

  同時,出口商對主要市場的信心大致與上季相若。其中日本的分項出口指數錄得46.9,雖然按季微跌0.5,但仍然為四個主要市場當中最高,其次為美國和中國內地。兩個主要市場在第三季中均由第二季的45.8分別回升至46.7和46.1。歐盟的指數則由原來的44.3下滑至42.4,是主要市場中最低的分項出口指數。

  該局環球市場首席經濟師潘永才認為,英國於今年6月23日的公投中決定脫歐,但此舉對香港出口商的影響不大。研究顯示,近83%的本地出口商認為英國脫歐目前沒有對他們的銷售業績造成任何影響,而餘下的17%受訪者則表示感到輕微的負面影響。他提及,超過一半受影響的出口商計劃作出應對措施,其中開發新市場、縮減規模及降低產品檔次為三個主要策略。

  另外,自聯合國於2016年1月宣布解除對伊朗的核相關制裁後,伊朗有望成為中東和北非地區增長最快的經濟體之一。伊朗作為該地區第二大經濟體重新開放,一直吸引不少外國投資者在這個中等偏上收入的國家發掘商機。

  伊朗商機大有潛在風險

  伊朗是中東和北非地區僅次於沙特阿拉伯的第二大經濟體,2015年的GDP估計達3,876億美元。多年來,伊朗經濟一直受到美國、聯合國及歐盟的制裁阻礙,包括貿易禁運,伊朗的海外資產凍結,以及禁止與伊朗進行金融及銀行交易。該局亞洲及新興市場首席經濟師何達權表示,聯合國的制裁經已解除,伊朗的零售環境應該會迅速改變,以應對市場長久以來對優質進口貨品的需求。另外,他亦提醒香港出口商在了解伊朗市場帶來的商機之餘,亦要權衡該國的潛在風險。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