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左起:校長錢大康、校董會副主席陳黃穗、蘇陳偉香女士、李德剛、鄭國江、校董會主席鄭恩基、孔桂儀、李應生、湯文亮和校董會司庫陳許多琳
【大公報訊】記者黃穎雅報道:香港浸會大學昨日舉行開學典禮暨榮譽大學院士頒授典禮,向鄭國江、孔桂儀、李德剛、李應生、蘇陳偉香及湯文亮,六位社會賢達頒授榮譽大學院士,表揚他們對社會的貢獻。校長錢大康在典禮上致辭表示,學年新開始象徵同學的人生新旅程正式啟航,建議同學在未來四年,可向三個重要方向發展,透過海外交流,實習和服務學習計劃,多點了解環球事務,着眼世界的大問題,為規劃自己的未來作充分準備。
浸大第61屆開學典禮在莊嚴的氣氛下揭開序幕。錢大康致辭時,建議同學在未來四年,向三個重要方向發展,包括「汲取在Google搜尋不到的知識」,成為一個會思考,能創造和改變世界的新一代;同學亦可為「十年後的新世界新工作做好準備」,能為未來保持積極、主動,並勇於探究未知的將來;以及「培養在全球各地生活和工作的適應能力」,利用浸大的多元性,擴闊思考,積極討論切磋,透過海外交流,實習和服務學習計劃,多點了解環球事務,着眼世界的大問題,為規劃自己的來來作充分準備。
昨日獲頒浸大榮譽大學院士的六人,包括著名填詞人鄭國江、「孔慶熒及梁巧玲慈善基金」聯合創辦人及董事孔桂儀、浸大校園拓及設施管理委員會副主席李德剛、中藥材零售和批發企業家李應生、裕榮昌製品廠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蘇陳偉香、紀惠集團行政總裁湯文亮。
鄭國江於1968年至1971年就讀香港浸會學院傳理系,並在天主教伍華小學擔任教師三十年。他在教學之餘,亦參與創作電視主題曲的工作,最後成為家傳戶曉的填詞人。
1990年,鄭國江撰寫《凝聚每分光》,歌詞寄語當時香港人,在面對政治前景時要有信心。他又藉《漫步人生路》一曲的歌詞,勉勵同學「無用計較,快欣賞身邊美麗每一天,還願確信美景良辰在腳邊」,而《阿信的故事》歌詞對他來說,很有激勵作用。
另外,浸大學生會會長黃浚軒寄語新生,大學學府應該是多元、開放的地方,它的開放有時可以讓你吃驚,但這正是讓我們學習去尊重、包容和接納與自己擁有不同價值觀的人的好機會,從中思考這些事情的本質,而事情很多時候並不是非黑即白,在大學應該把握機會培養自己獨立和批判思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