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中概股借殼傳設估值上限

時間:2016-09-02 03:16:24來源:大公網

  圖:證監會正對中國企業海外退市,通過IPO併購重組等回到A股上市進行研究分析

  【大公報訊】中國證監會或開始為部分借殼上市交易估值設定上限。據外媒昨日援引知情人士稱,中國證監會近日進行指導,要求海外上市中概股尋求借殼回到內地上市時,需確保交易估值不超過預估利潤的20倍,該上限是按照借殼後公司的預估利潤來計算。據悉,部分內地投行已收到了這一指導意見。

  內媒引述某券商高管表示,已經收到了通知。指導中設定的上限,是按照中概股回歸、借殼後公司的預估利潤來計算的。該高管並稱,今年五月,證監會就已經草擬了方案,目的主要有兩方面:一是減少中概股回歸A股後對市場的衝擊,二是保護中小散戶的利益。

  多數資本市場人士認為,指導意見效果會比較有限。甚至有人士認為,這規定等於是同意了海外中概股可以借殼回歸。儘管監管層初衷是好的,但就怕事與願違,就像當初試行熔斷機制那樣。

  回歸帶來三方面溢價

  他們分析,本來新股就存在爆炒的現象,編一下故事,莊家藉機拉升。成為妖股也不是難事。

  外媒數據顯示,目前在美交易的中概股市盈率中位數是16倍,對標在滬深交易的公司,市盈率中位數為57倍。而在中國證交所上市股票基於預估收益的市盈率中值為41倍。中概股回歸帶來的溢價有三方面:私有化過程存在溢價,私有化資產跨市場的估值溢價,回歸A股借殼時的殼成本溢價。

  去年十月開始,中國股市明顯反彈,證監會也重啟了IPO,中概股回歸潮再起。奇虎360、人人公司、博納影業等多家中概股紛紛開始拆除VIE架構並推進私有化進程,其中部分企業通過併購重組等回歸A股,近三年已有在國外上市的五家紅籌企業通過併購重組在A股上市。

  證監會今年五月表示,已注意到市場認為應對境內外市場的明顯價差、殼資源炒作高度關注,證監會正對中國企業海外退市,通過IPO併購重組等回到A股上市進行研究分析。

  隨後,證監會發出併購重組新規明確收緊借殼上市。包括:明確規定借殼上市與IPO「等同」審查;併購重組完成後,實際控制人或控股股東持股比例提高的,所持老股也承諾鎖定12個月等五條規定。併購重組規則趨嚴,大量游資撤離,中概股私有化市場迅速降溫,其中陌陌、世紀互聯等中概股公司更是撤回了私有化要約。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