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上月內地工業企利潤增11%

時間:2016-08-28 03:15:31來源:大公網

  【大公報訊】記者倪巍晨上海報道:國家統計局周六的數據顯示,今年首七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實現利潤總額35235.9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6.9%,增速較前六個月加快0.7個百分點;其中,七月規模以上工業企實現利潤總額5230.1億元,同比增11%,增速較前值加速5.9個百分點,錄年內次高,僅次於三月份11.1%的同比增速,且該數據已連續第五個月呈現正增長勢頭。國家統計局工業司何平表示,產品銷售增長加速、單位成本和單位費用降幅加大、大宗商品價格反彈、汽車行業利潤「由降轉升」,及去年同期基數偏低等因素,是促使七月規模以上工業企利潤增長加快的主因。

  PPI跌幅持續加快收窄

  「上月數據表明,規模以上工業企效益已獲顯著改善。」申萬宏源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指出,企業應收狀況的改善、成本降幅的擴大,PPI跌幅的持續收窄,及去年低基數效應,是上月工業企業利潤數據向好的主因。他解釋,七月營收增長4.3%,較六月提高0.5個百分點;百元營收成本則減少0.4元,較六月多減0.3元;此外,同期PPI跌幅亦較六月收窄0.9個百分點。

  交銀金研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學智分析,PPI跌幅持續收窄,且收窄幅度有所加快,對企業利潤增速計算構成利好;與此同時,穩增長政策對投資的拉動作用雖未完全恢復,但卻對市場需求構成提振,加之去年低基數效應,上月工業企利潤同比增速繼續改善。他認為,企業利潤數據的改善,表明在經濟下行背景下,企業經營壓力已逐漸紓緩。

  展望工業企業效益走勢,何平強調,上月工業企效益繼續呈現積極變化,利潤率同比上升的同時,單位成本同比下降,虧損企業虧損額亦明顯減少,庫存壓力持續緩解,資產負債率亦續降低,且化解過剩產能穩步推進。不過,現時工業企利潤增速雖然加快,但市場需求總體尚未明顯改善,「應收帳款回收期偏長、管理費用增速較高、產能過剩等問題,仍考驗工業領域經濟效益的復甦」。

  劉學智坦言,未來PPI降幅料持續收窄,不排除年末PPI同比增速回歸零或正增長的可能;同時,投資增速下行背景下,穩增長政策力度料續增強,從而進一步帶動市場需求的改善,綜合上述因素判斷,年內工業企業利潤增速將維持正增長格局。

  至於政策方面,李慧勇認為,目前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正持續回落,企業亦仍續去庫存,中國宏觀經濟前景雖仍不樂觀,但短期經濟料已無虞。他並指出,從近期宏觀經濟走勢看,工業生產仍續平穩,企業效益亦持續改善,但投資下行決定了工業生產或仍面臨壓力,政策方面需保持寬鬆加以應對。

  下半年仍延續「去產能」

  劉學智補充說,「產能過剩」壓力,是掣肘工業企業利潤改善的最大因素,預計下半年「去產能」進程還將延續;另方面,當前企業經營財務壓力風險不容忽視,這或對企業經營資金、生產、需求等構成影響。他判斷,下半年在風險可控背景下,決策層在持續推進過剩產能去化的同時,還將積極推進市場有效需求的提升,「財政政策仍有進一步發力的必要性,特別是針對企業稅費減免的政策應續加強」。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