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美國汽車銷情在需求不斷增加和新興市場(如中國市場)等刺激下,一直都很理想。然而,近期的情況有變,美國汽車銷情將因為中國經濟放緩和強美元的打擊下,前景變得黯淡。
物流公司Pasha Group一直從事與三藩市港口付運汽車有關的業務,該集團汽車服務部高級副總裁John Pasha認為,全球汽車市場一直都很強勁,主要是受到內地需求不斷上升和新興市場國家的追捧。但今日的情況出現變化,全球汽車市場的前景已變得黯淡,原因是中國的經濟放緩,加上強美元令美國出口貨品,包括汽車等變得更昂貴。
經濟師甚至估計全球最大汽車市場的北美洲,在未來數年的銷售額將會停滯不前。
事實上,全球汽車業的前景亦不容樂觀,IHS Global Insight的統計指出,全球今年汽車的銷售額只會上升2.7%,是六年以來最慢。在今年六月,在汽車前景研討會中,芝加哥聯儲局經濟師William Strauss估計,汽車和輕型貨車在美國的銷量在2017年將為1720萬輛,較今年略為下跌。
麥肯錫最新一份報告中亦指出,原來視汽車為身份象徵的中國消費者,近年對其他選擇,例如買二手車、租車和叫車等服務的接受程度亦有所增加。該公司估計,由2010年至2015年,中國汽車每年的銷量均上升逾一成二,然而,由現在至2020年間,中國的銷售額只會增長5%。
然而,雖然中國汽車市場放緩,但是其他新興市場的汽車工業卻有不俗的發展。受到低勞工成本的吸引,全球各地車廠近年在墨西哥共投入了133億美元,令在日本、韓國和德國生產汽車的數量將會減少330萬輛。密歇根州汽車研究中心估計,墨西哥汽車工業的規模,在2010年至2020年間,將會大增超過一倍,至超過600萬輛汽車。另外,John Pasha亦認為印度亦表現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