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市場情緒已有紓緩,且監管層此前明確人民幣匯率維穩態度,外匯佔款短期料獲改善/資料圖片
英國「脫歐」致上月國際匯率市場波動較強,中國外匯佔款降幅重回千億級。上月末外匯佔款較六月降1905億元(人民幣,下同),為連續第九個月減少,且降幅環比更擴大近一倍。分析表示,國內外多重因素疊加,造成上月數據環比大降,鑒於市場情緒已有紓緩,且監管層此前已明確人民幣匯率維穩態度,在人民幣定價機制和「雙向浮動」已被市場接受背景下,外匯佔款短期料獲改善。/大公報記者倪巍晨上海報道
中國央行昨日更新的「貨幣當局資產負債表」中,上月末人民幣外匯佔款錄23.44萬億元,對比六月末的23.63萬億元,環比再跌1905.08億元。
申萬宏源債券首席分析師陳康認為,多重因素疊加造成上月外匯佔款環比降幅繼續擴大。首先,英國脫歐事件後上月持續發酵,同時其他「黑天鵝事件」引致國際金融市場動盪;其次,美元有一定升值預期,這使人民幣貶值壓力有所加劇;最後,人民幣匯率當月貶值幅度相對有限,一定程度或預示中國央行對市場予以一定干預。
降幅錄五個月最高
記者發現,今年二月以來外匯佔款降幅較去年末已大幅改善,四、五兩月更以543.95億元和537.02億元降幅回落至百億元水平。但是自六月起,其情況有所改變,已連續兩個月擴大近一倍水平,上月更錄得自二月來最大,二月曾降低2278.83億元。
交銀金研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健從兩大層面分析,國際上,英國脫歐事件在上月的繼續發酵,及土耳其政變等「黑天鵝事件」的頻發,使國際金融市場動盪加劇,從而引致資本流向美元、日圓等避險資產;從國內,在美元指數上漲背景下,人民幣貶值預期亦進一步增強,令企業結匯觀望情緒有所加重,購匯衝動出現加大。此外,跨國企業結算等季節性因素,及央行當月向市場提供流動性等亦對外匯佔款變動構成一定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央行近日公布的外匯儲備數據走勢平穩,上月末外匯儲備餘額與六月基本持平;同期,SDR計價外匯儲備更現正增長。受訪專家認為,就外儲數據看,中國資本外流壓力並不明顯;且市場也越來越習慣人民幣的雙向波動。
劉健認為,人民幣匯率的波動是市場正常反應,在中國經濟下行、中美貨幣政策分化及美元升息預期猶存背景下,未來人民幣匯率仍面臨貶值壓力,但鑒於中國經濟基本面仍基本穩定,且外儲依然充裕,預計人民幣不會出現大幅貶值,今年中國資本外流壓力亦會較去年有所緩和。
人幣自身價值獲認可
「目前市場對人民幣匯率貶值的看法已發生變化。」陳康指出,當前市場對人民幣匯率波動的接受度已較過去明顯提高,且中國央行相關維穩舉措,亦降低市場對人民幣短期大幅貶值的預期。此外,較之其他非美貨幣,人民幣匯率表現並不差,且隨着外圍市場越來越多問題的暴露,市場開始更認可人民幣自身價值。
對於外匯佔款後期走勢,陳康表示,雖然未來人民幣匯率仍存貶值壓力,但貶值幅度不會很大,預計後期外匯佔款下降速度將逐漸放緩。
劉健也相信,外匯佔款短期內存改善基礎。他認為,英國脫歐公投已過去近一個半月,市場緊張情緒有望紓緩,且美元指數或呈震盪走勢;其次,中國監管層維護人民幣匯率平穩運行的態度已非常明確,短期內人民幣匯率再現快速貶值的風險已有所降低;最後,人民幣匯率現行的市場化定價機制已逐漸被市場所接受,加上正式納入SDR(特別提款權)在即,「上述因素都是中國外匯佔款改善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