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心相通,說的是民心向背在國家關係中的極端重要性。中韓交往源遠流長,文化傳統相似相通,為兩國友好奠定了牢固的民意基礎。然而,由於「薩德」入韓,中國民眾情感受到傷害,這一基礎正在發生變化。
韓無疑是當代「文化走向世界」最成功的國家。近年來,中韓人文交流成果豐碩,兩國互為對方最大留學生來源國,人員往來頻創新高,韓是中國人外遊的首選對象,其文藝作品更是廣獲青睞,攻陷中國半壁江山。
然而,這一切都因「薩德」發生變化,席捲神州大地的「韓流」遭遇「寒流」,不時透出刺骨的冷意。有媒體不斷爆出中方頒布「限韓令」,稱北京正在全面封殺韓明星、藝人在華活動。坊間盛傳有韓歌手、演員、明星訪華計劃擱淺,其參與的綜藝節目或被延播,或被剪輯。中韓兩國的文化合作項目接連中斷,韓國許多娛樂公司股價出現暴跌,損失慘重。
事實上,這些消息有的事出有因,有的不過是謠傳。目前可以肯定的,中國官方並未出台什麼「封殺令」,雙方合作中出現一些的意外,只是個案,且不具普遍意義。當然,也不能完全排除與「薩德」部署有關的一些「抵制」行動,但也僅限於民間層面,不具官方色彩。中國是韓娛樂產業的最大市場,是其未來成長的動力,韓藝人對中國國內出現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格外敏感。中方雖未啟動對韓「文化制裁」,但不能排除未來推出此項措施的可能性。
中國民眾對韓決策層的良好印象也在發生變化。過去,中韓在亞洲安全問題的認識有頗多契合點,都主張半島無核化,均對安倍政權右翼傾向保持高度警惕。對半島出現的激化局勢冒險行動,及日復活軍國主義的言行,雙方的立場和表態高度一致。特別是去年朴槿惠總統頂住美日壓力,親自率團參加中方紀念抗戰勝利活動,向全世界傳遞出「以史為鑑,珍視和平」的重要訊號,更被傳為美談。中國民眾甚至一度忘記韓美實際存在的同盟關係,為韓最高領導人的膽略和氣魄所折服。
但在「薩德」部署上,中國民眾看到了韓最高決策層的另一面。朴槿惠雖坦言,「薩德」一事搞得她寢食難安,但其對「薩德」入韓表現出絕不妥協的強硬立場,甚至公開批評部分反「薩德」議員訪華是「幫中國」。朴槿惠的表現前後判若兩人,中國民眾的情感出現大逆轉。
中韓關係從政府到民間同時發出警報,這在過去還從未有過。「薩德」觸及中國人民的情感。「心」傷了,就很難痊愈,中韓間的「國之交」將難以為繼。孰輕孰重?韓方應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