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倪微晨、毛麗娟報道:中國指數研究院發布的《百城價格指數報告》顯示,七月內地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為每平方米12009元(人民幣,下同),環比上漲1.63%,漲幅較上月擴大0.31個百分點,為連續第15個月上漲,其中嘉興以4.94%的漲幅位居百城首位。新建住宅同比也連續12個月上漲,漲幅擴至12.39%。
業內人士分析稱,下半年不同城市房價將出現明顯分化,部分熱點城市將進一步從嚴從緊管控,房價漲幅也面臨回調可能。
穗今年首現環比跌
從漲跌城市個數看,七月份66個城市環比上漲,較上個月少七個;30個城市環比下跌;四個城市持平。漲幅居前十位的城市依次是:嘉興、廊坊、合肥、廈門、福州、昆山、濟南、鹽城、常熟、上海。具體來看,嘉興、廊坊、合肥、廈門、福州漲幅相對較高,在4%至5%之間;其他五個城市漲幅在2.93%至4.00%之間。而此前曾一度領漲的蘇州漲幅為0.28%,排名53位,已經連續三個月告別前十。
一線城市中,僅上海剛好排名第十,房價環比漲幅顯示上漲2.93%;北京房價漲幅為2.06%排名第二十一位,深圳房價環比上漲1.93%排名緊隨其後,廣州房價今年以來首現環比下跌,跌幅為0.16%。
上海中原地產市場分析師盧文曦表示,上半年全國房價的快速上漲,一定程度透支了後續購買力空間,加之七月是傳統樓市銷售淡季,因此市場略顯疲態,百城房價環比上漲城市亦在上月明顯回落。
深圳同比漲幅收窄
同比來看,2016年七月上漲的城市個數為62個,較上月增加三個。其中,深圳上漲41.15%,仍居首位,不過漲幅較上月收窄了10.8個百分點。深圳樓市官方發言人、深圳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王鋒表示,深圳房價泡沫越來越大,帶來的金融風險、資產風險也將越來越大,不能再讓這個泡沫繼續擴大。
展望後期房價走勢,中國指數研究院指出,中央政治局會議已提出「抑制資產泡沫」,各地圍繞房地產信貸政策等方面的調整或仍有可能;針對市場分化趨勢,地方調控政策料更注重差異化,部分熱點城市將進一步從嚴、從緊管控,三、四線城市則將繼續聚焦去庫存。
鏈家研究院上海高級分析師錢寧羅預計,未來各城市間房價分化還將延續,隨着優勢資源向一線城市流動和沉積,一線城市住房需求將呈現緊張態勢,而高房價下這種需求亦將向租房等環節傳遞,而部分無核心競爭力的三、四線城市房價或走向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