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儲局周四議息聲明發出多個加息信號,包括勞工市場反彈、外圍風險減少等,令不少人相信局方九月將會加息。不過,雖然聯儲局有充足理據把利率盡早正常化,惟相對去年十二月份,即上一次加息來說,目前的情況要複雜得多。即使美國經濟明顯好轉,聯儲局仍要考慮不少因素才敢再度加息。
按照美國目前經濟復甦的情況,以及低利率所造成的各種問題,包括銀行盈利長期偏低、資產價格泡沫不斷上升,以及經濟供求被嚴重扭曲等,聯儲局其實早應把利率正常化。可是,該局自從去年十二月加息後,第二次加息便一直只聞樓梯響,本來市場估計最早是三月份,豈料年初中國股匯突然大跌,加上中東地緣政治局勢緊張導致商品價格尤其是油價大跌,令全球股市一度急跌,令聯儲局被迫放棄加息考慮。至六月份,又因為聯儲局要等待英國脫歐公投的結果,以至六月加息亦成空,而七月份更因為英國出乎意料地在公投後決定脫歐,才令本來相當高的加息機會最後亦要消失。
通脹升溫短期內難實現
聯儲局在八月份並無議息會議,下一次的議息日期是在九月二十二日,由於十一月美國舉行總統選舉,聯儲局將盡可能不會在這段時期改變息口,因此投資者估計聯儲局最快會在九月加息。今次聯儲局聲明中提及勞工市場改善和外圍風險減低,因而令人感到聯儲局為九月放風;但實際情況是,英國脫歐的談判還未正式展開,而有關英國脫歐後英國和歐洲經濟受影響的情況還未真正估計到,再加上美國的新增職位雖然在六月份反彈,但反彈能否持續仍有待聯儲局觀察。最後更重要的一點是,聯儲局一直強調的加息條件,即通脹升溫,將由於能源價格回軟和工資增長乏力而在短期內難以出現,即表示聯儲局根本並沒有加息的誘因。
事實上,對於聯儲局來說,若操之過急,在通脹未持續升溫前便積極加息,則很容易令僅有的通脹率亦會消失,甚至會出現通縮,這是該局最不願見到的。綜合上述種種因素,聯儲局在九月份加息的機會雖然仍然難以抹殺,但是該局按兵不動的機會絕不比加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