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史上最嚴銀行理財監管新規快將實施,消息觸發滬綜指午市休盤前直線跳水,跌破3000點,一度跌逾3.5% 路透社
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到的去資產泡沫及史上最嚴銀行理財監管新規快將實施,消息觸發滬綜指午市休盤前直線跳水,跌破3000點,一度跌逾3.5%,最終收報2992點,挫1.9%,創一個半月最大單日跌幅;深成指一度跌逾5%,創業板跌逾6%。兩市成交量在恐慌性拋盤的帶動下飆升66%。據悉,新規將包括禁止商業銀行發行分級產品及理財產品投資股市。
近兩年來,在金融混業趨勢下,資金通道叢生,邊界模糊,而監管層的共識逐漸明朗。21世紀經濟報道昨日報道,銀監會於本月在2014年意見徵求稿基礎上,已初步形成了新的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意見徵求稿。據內媒報道,昨日上午銀監會組織各家銀行開會,討論有關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的稿求意見稿,稍後第一財經稱透過銀行內部渠道,網上披露了《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下稱《徵求意見稿》)的文件,這意味着自2014年12月以來擱置的銀行理財業務監管新規徵求意見有望於近日重啟。
小銀行理財業務限制大
此次《徵求意見稿》共六章。新版本較2014年12月下發的舊版意見徵求稿更為嚴厲。尤其是對銀行理財實現分類管理和禁止發行分級理財產品。其中,分類管理分綜合類和基礎類兩大類。基礎類的銀行,理財業務將不能投資非標和權益類資產。銀行資本金將是劃分的重要標準之一(見附表)。這也就意味着,很多體量很小的銀行,其理財業務開展將受到很大限制。
上投摩根資產管理(香港)投資總監張淑婉表示,監管機構對銀行理財投資權益類資產,加以限制及監管,主要為避免資產泡沫。措施對A股影響負面,因將令流入股市資金減少。但從中長期看,政府加強監管能夠控制住資產泡沫,促進實體經濟增長,對整體經濟是利好因素。
依法監管、從嚴監管、全面監管將是大勢所趨,也將成為監管新常態。中國證券報昨日引述投行人士稱,日前證監會發布多項窗口指導意見,新增要求公司控股股東或持有股份5%以上股東不得通過通道參與定增,並嚴控募集資金投資項目中的非資本性支出;另外,證監會對首次公開發行(IPO)的監管將會越來越嚴格。監管層表示,目前監管的重點是欺詐發行,下一步重點是信息披露。
滬指一度跌近4% 失守3000
此外,剛剛結束的政治局會議上,明確落實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重點任務。會議還提及去庫存、抑制資產泡沫等問題。有分析認為,金融去槓桿勢必將繼續加大力度,管理層將極力驅趕閒置資金抽離股市等資本市場,流入實體服務經濟大局。這必將對A股的資金面構成重大利淡,讓本已是驚弓之鳥的市場恐慌加劇。
光大證券分析師徐沛東指出,大跌直接導火索是周二政治局會議提到的去資產泡沫,所以創業板受傷最嚴重。另外中國銀監會新規對現在很風行的二級市場資管計劃殺傷力較強,杜絕銀行委外以及分級產品實際上就是清算之前一些法規上灰色地帶的銀行資金。截至昨日收盤,滬綜指跌1.91%,報2992.00點;深成指跌4.11%,報10405.85點;創業板報跌5.45%,報2155.39點。滬深兩市合計成交8068.98億元人民幣,較上一交易日放量66.32%。上投摩根資產管理(香港)資深基金經理司徒芳華預期,第二季市場投資增長持續下跌,中央或再推穩增長政策,主基調為托底而非拉升,相信第二季尾一系列風險事件釋放後,周邊環境相對穩定的情況下,三季度A股走勢比較平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