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黃裕慶報道:中國人民銀行去年十月推出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簡稱CIPS),市場關注會否影響中銀香港(02388)在離岸市場的人民幣清算行地位。該行人民幣業務處主管楊傑文昨表示,本港銀行的內地分支機構如加入了CIPS,理論上可以不經中銀香港自行清算跨境人民幣業務,惟直至目前為止,未見上述現象出現。相反,從內地流向香港的人民幣清算量反而增加,為中銀香港增添新的業務機會。
理論上,除了中銀香港之外,本港銀行亦可以選擇自身設在內地的分支機構辦理人民幣清算,舉例說,香港滙豐銀行、渣打香港、東亞銀行(00023)、星展香港和花旗香港都有這個選項。
中銀香港早前獲准加入CIPS系統,直至現時為止,是唯一一家得以接入系統的境外機構。其他參與者均為境內機構。
楊傑文表示,自加入系統的第一日起,香港在系統內所佔的比重最大,反映現時220家人民幣業務參加行都是CIPS的活躍用家。
中銀香港是本港唯一的人民幣清算行,而香港則是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中心。楊傑文說,人民幣日均清算量約8000億元,其中約1000億元為跨境人民幣清算,後者過往主要透過大額支付系統(CNAPS)處理,隨着CIPS推出,選用CIPS的比例有所增加,惟現時仍以CNAPS為主。